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47|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無所住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10-28 00:47: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無所住

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

今天要和各位講「無所住」。

你住在哪裡?我住在台北,我住在高雄,住在上海,住在美國,一般人都有一個「住」的地方。而真正的修行人,他就不計較住在哪裡,他「無所住」。

從理上來說,你住在哪裡?住在財、色、名、食、睡裡,住在欲望裡,住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裡。我們心有所「住」,心裡就有所執著、有所計較、有所比較,也就有了人我是非。我們住的地方就等於地震一樣,都是動搖的,隨時都可以毀壞的。所以這個「有所住」,都住在無常裡,既不安寧,也不安全。

要怎麼樣才能住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有一個最安全的地方,叫「無所住」。

禪宗的典故:六祖惠能大師本來是一位苦行僧,後來因為一首悟道詩,五祖弘忍大師要傳法給他,就講解《金剛經》給他聽。《金剛經》裡有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我們的心住在哪裡?就住在財、色、名、食、睡,住在情愛、功名、富貴當中。

住在那裡都不好,這些都是「無常」的,所以並不平安。應該要像太陽一樣,太陽住在哪裡?太陽住在虛空裡,它看起來是沒有「住」,但是它的光芒四射。佛陀就是人中的太陽,他「無所住」,也就是沒有執著,不計較,不說這是我的、那是你的。他跟一切都沒有對立,沒有分別,就像虛空,它「無所住」,等於就住在虛空裡。所以這是修行最高的一種境界。

心有所住,心裡就有所執著、有所計較、有所比較,就有人我是非,因而不會得到安寧,也得不到平靜。假如心「無所住」,就是不跟你計較,不跟你比較,不跟你對立,內心不去分別,這裡、那裡都好。慈航法師說:「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修行能夠修到隨心、隨緣、隨分、隨喜,不要太多的計較得失,不要太多的人我是非;要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住在「無所住」裡,會平安自在,也會有法喜安樂。

祝福大家!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3-10-31 12:32:37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3-10-31 18:00 編輯
要怎麼樣才能住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有一個最安全的地方,叫「無所住」。

空話大師,又在講空話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諸如來心都無所住。所以者何。善現。如來之心 不住色 不住受想行識。不住眼處。不住耳鼻舌身意處。不住色處。不住聲香味觸法處。


佛經說,必須不住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才能到達「無所住

若不懂 如何離於現在所住的地方, 你如何能去到「無所住」安全的地方?
你懂如何離眼耳鼻舌身意嗎?
你懂如何離色受想行識嗎?
這些都不懂,卻吹牛能帶人到「無所住」!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3-11-2 09:24:04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3-11-2 10:23 編輯

你懂如何離眼耳鼻舌身意嗎?
你懂如何離色聲香味觸法嗎?

很多人說, 只要不執著 就行了
講得好像「不執著」不需要什麼深修苦練,只要他想做 隨時都能辦到
這種人 絕對是沒讀過什麼佛經 才會這樣說

若【不住眼耳鼻舌身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會是什麼狀況?
以下是佛經的介紹:

《大寶積經》
眼無所見。耳無所聞。鼻無嗅香 舌不在味。身不倚行 永消衆識。意無所受 心無轉移。無心意識。解了眞諦

《持心梵天所問經 》
云何具諸通慧。大聖告曰。眼不受色。耳不受聲。鼻不受香。口不受味。身不受細滑。意不受法。

《成實論》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故説離欲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眼不見於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勝義諦。 愚者不能知


真正做到不住眼耳鼻舌身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時, 六根功能是不會發生作用的;譬如:
眼睛不會再見到「色」相
耳朶不會再聽到「聲」相

這才是真正: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因此不再有眼耳鼻舌身意功能
這才是真正佛經或金剛經所說的都「無所住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3-11-2 10:01:52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3-11-2 10:23 編輯

《大法炬陀羅尼經》如來者既不可 以眼根知。

很多人看到「眼不見色,耳不聞聲....」又以為自己撿到槍,
所以反諷說:難道「無所住」後,就變瞎子聾子!
這都是對佛法無知, 所產生的說法


佛陀出興於世 就是為了告訴世人,大家都被眼耳鼻舌身意所誆騙,而見不到實相
唯有離開眼耳鼻舌身意 才能見真實

《法觀經》人生心意本自善。無有貪愛痛痒思想生死識。爲耳目鼻口所欺

《別譯雜阿含經 卷三二 (9)》
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偽非真 誑惑世人;眼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詐不真

《雜阿含經 249》離諸虛偽。得般涅槃。
《圓  覺  經》         離 即覺


「幻」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 製造出來的
離眼耳鼻舌身意 就等於離幻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23-11-2 10:22:39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3-11-2 21:03 編輯

凡夫一向是依賴眼耳鼻舌身意 來認知世界
所以以為離眼耳鼻舌身意後, 會變瞎子聾子.....
其實不然,
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外, 每個人還有一個【真心實性】本就俱有認知的能力,不需要依賴眼耳鼻舌身意 來認知世界。

【真心實性】本自有看, 聽, 嗅, 嚐, 觸, 知....的能力
以【真心實性】直接見到的世界 才是真實世界;不同於物質世界 (眾生界)

《思惟略要法》
以凡夫未得慧觀。見諸虛妄之法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 觀之如鏡中像

《父子合集經》智者觀諸世間法。 譬如鏡中現影像
《佛本行經》以佛眼觀見三千界 如鏡


用【真心實性】直接看見的世界 是一個鏡中像世界,不存在任何實物 (物質)
這就是離眼耳鼻舌身意後 所見到的實相世界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6 06:5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