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5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類別:古蹟 級別:國定古蹟 種類:宅第
現況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四段231號
指定理由:
(一)較具重要性:
陳悅記家族做為清領時期淡北重要的士紳家族,擁有廣闊的交際人脈,反映在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空間需求上,先後興建公媽廳及公館廳兩大建築組群,前者為陳家祖先祭祀的中心、後者為社交中心,組成臺灣少見雙軸線配置。陳家的崛起與發展和當時的社會脈動息息相關,對於清領時期北臺灣的歷史發展造成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陳家多人積極的致力文教,使大龍峒名士輩出,故地方人士尊為「老師」,稱其宅為「老師府」,為大龍峒地區清領時期文風鼎盛的象徵。
(二)保存完整性: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在清領時期已形成公媽廳、公館廳之雙軸配置,並發展成前後各4落,帶有左、中、右3道護龍之規模,目前仍大致保留了當時的格局。
(三)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係採公媽廳、公館廳雙軸平行、對稱之配置,再由護龍組合成一體,在宅第配置上具有特殊性。在兩廳的軸線上懸掛了各類匾額,並因先後考上三位舉人而於前埕設置3對旗竿,具體呈現了獲取科舉功名、享有社會聲譽的士紳家族宅第之空間特徵。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內現存2對旗竿座,其中1對仍完整保存舊有的石旗竿,另1對僅留下夾竿石及旗竿座,第1對石旗竿可謂是認識臺灣清領時期科舉制度中旗竿形制的完整典範。
簡介: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所在之大龍峒,早期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其中一支的聚落,其社名在荷蘭時代以Pourompon 表記,至清領初期則用漢字寫做巴琅泵或大浪泵。隨著18世紀初漢人開始大規模墾拓臺北盆地,大浪泵逐漸有漢人落腳定居,1742(乾隆7)年由同安籍的居民返為故里,迎回白礁鄉慈濟宮的分靈,確立當地漢人的信仰中心保安宮。1803(嘉慶8)年,由同安人合資的「金同成」公號於保安宮邊興建了南北各22間的店舖,形成計畫性的市街「四十四坎」,即大隆同街之雛形。
1807(嘉慶12)年,與街上居民同屬同安人的陳悅記家族,興建大厝於大隆同街西邊的港仔墘。陳家科名輩出並致力於文教,造就大隆同文風鼎盛,而有「五步一秀,十步一舉」之美譽。為彰顯地方之文風形象,故由聚落東側的龍峒山(今圓山)之名,衍生出大龍峒之雅稱。
根據《登瀛文瀾渡台始祖族譜》之記載,陳悅記家族的祖先在福建泉州同安登瀛的開基可追溯至宋代,1260(景定元)年正月1 日出生的陳均用為其一世祖。至清領初期,其十二世陳炳望遷居灌口,亦即族譜所記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十五都登瀛社灌口保灌口墟大井腳。炳望五子陳埰海(字文瀾) ,生於1745(乾隆10)年2 月4 日,1780(乾隆45)年36 歲時隻身來臺,卜居淡水行醫為生,是為渡臺始祖。其後,長子陳遜言、次子陳遜朗、三子陳遜陶也先後於1788(乾隆53)年20 歲時、1799(嘉慶4)年25 歲時、1800(嘉慶5)年20 歲時陸續來臺營生。
當時臺北的大龍峒是同安人聚居之處,長子遜言在1807(嘉慶12)年興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此即陳悅記祖宅之起源;次子遜朗在1810(嘉慶15)年興建公厝於瓦筒厝;三子遜陶原居中庄子務農,至1874(同治13)年,由其長孫陳植柳(即舉人陳樹藍)興建陳謙記公厝於現今之酒泉街。
陳遜言因善於經商而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並創設了陳悅記公號,故族人稱之為「賺錢祖」。居於港子墘的陳氏一族遂成大龍峒的豪門殷戶之一。致富後的陳遜言仍事親至孝,扶持手足,且樂善好施,熱心文教,《淡水廳志》列傳中有其行誼之介紹。
(臺北市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