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6-7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6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9257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早期有救!「無聲殺手」肺癌成癌王!4大症狀快就醫檢查 6617共信KY 保瑞 美時 北極星
2023年12月27日
肺癌成為新國病!國健署近日公布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其中發生率癌王換成「肺癌」,大腸癌則從連15年霸榜改居次位〔1〕。肺癌常被形容為「無聲殺手」,因為等到患者出現胸悶、胸痛或咳嗽不止而檢查時,往往是病程晚期。
近期進入秋冬季轉換,屬空污好發季節,空污等危險因子亦恐使罹患肺癌機率上升。內科醫師呼籲,民眾若是持續有喘、咳嗽、胸痛甚至咳血等症狀,千萬別以為是感冒而輕忽,應進一步就醫,以免忽略了潛藏肺癌的風險。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發現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等檢查可以協助篩檢出早期肺癌病人。尤以「具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為高風險族群更得留意 。而即便不幸確診早期肺癌,目前在輔助治療上也有免疫治療的新選擇,呼籲患者應主動把握「術前」時間點與主治醫師討論,確保後續多元用藥選擇。
59歲的老王(化名),長年從事服務業,平時並無菸酒習慣的他,1年前(2022)初時覺得胸悶身體不適、有越來越喘不過氣的感覺而就醫檢查,沒想到竟確診肺癌三期讓他意外;後續先完成術前輔助化療,於2022年6月開刀切除腫瘤後,因醫師研判復發風險仍高,故接受術後免疫輔助治療,至今沒有復發,僅定期回診追蹤,生活也回歸常態,並回到職場正常工作。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約9成,最常見的就是肺腺癌〔2〕。收治老王的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教授兼主治醫師林建中表示,近日氣候明顯轉涼,加上進入10月至隔年3月的空汙季,以重工業為主的中南部「霧茫茫」成常態,空氣品質與民眾健康也亮起紅燈,其中容易引起的疾病包括氣喘跟肺阻塞,近期臨床上肺部不適而就診人數增加約兩成,但若出現胸悶、胸痛或咳嗽不止等症狀時,很有可能是潛在的肺癌患者。
特別的是,台灣與歐美等國肺癌個案「成因」大不同,西方肺癌患者大都有吸菸史,不吸菸者僅占約20%;但台灣肺癌患者中卻多數無吸菸史,約9成女性患者更是從來都不吸菸〔3〕。由於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導致患者一旦發現肺癌時,晚期佔逾6成〔4〕,使後續治療更有難度。
林建中醫師說,肺癌除發生率奪冠外,也持續佔據國人癌症死因首位,所幸經科學實證證實,LDCT為可早期發現肺癌之有力篩檢工具,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他解釋,因傳統的X光檢查對於1公分以下結節較不好判讀、即可能有誤差,LDCT則可檢測到0.3、0.4公分大小的結節外,且檢測具較為全面無死角的優勢。因此,國健署已編列預算,將LDCT列為我國第五癌篩檢,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族群,提供兩年一次之免費LDCT篩檢。他進一步指出,其實早在此項政策實施前,台南市從2021年12月至2022年全年,就與成大、奇美等10家醫院合作,提供逾2000個免費LDCT篩檢名額給市民,更從中揪出6名早期肺癌患者〔5〕,落實早篩防治政策。
「肺癌越早期發現,存活率越高。」林建中醫師指出,據國健署資料顯示,肺癌可分為0至四期,患者0期五年存活率100%、一期為94%、二期為59%,但若來到三、四期時,存活率則只剩32%、13%;通常所謂的早期是指0至二期,以及3期可手術者(3A);而據成大醫院統計,2005至2010年肺癌患者早期約16%,但2020年早期則已飆升至43%,可見早篩的重要性。為提高存活率降低復發,患者術後輔助治療不可少,過去20年術後多以化療為主,所幸近期早期肺癌輔助治療迎來新選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被證實有機會降低肺癌復發機率。
哪些患者適合術後接受免疫輔助治療?他說,免疫治療是指使用藥物協助活化免疫系統辨識並摧毀腫瘤細胞,在肺癌治療上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透過抑制腫瘤組織PD-1和PD-L1間結合之機轉,破壞腫瘤的免疫逃避,避免抗腫瘤免疫反應失效,進而減緩腫瘤成長。
不過林建中醫師也表示,患者應先檢查排除EGFR或ALK基因突變,避免免疫治療效果較差外,在擬定治療方針前,了解自身是否具PD-L1表現就十分重要;就國外研究來看,若PD-L1>1%以上即適合免疫治療,但為高表達時(>50%),無病存活率則更高〔6〕,因此若患者無EGFR或ALK基因突變可以積極考慮,故建議患者應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進行PD-L1之檢查。
最後,他強調早期癌症治療存活率高,有些民眾相信偏方的比率較高,若因此延誤就醫時機,可能造成遺憾,呼籲患者勿相信偏方、應好好配合醫囑治療才是上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