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4
- 最後登錄
- 2025-5-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5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162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心臟衰竭不控制,4年死亡率近50%!藥物能保護心臟,對抗心衰竭
什麼是心臟衰竭?
心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指心臟因為某些因素,無法提供足量血液來因應身體組織需求。如此血液可能淤積在肺部、下肢,因此會出現疲勞、呼吸急促、水腫等症狀。若未及時控制,身體組織長期無法獲取必需的氧氣和營養,最終器官無法正常運作,進而導致死亡,其4年死亡率將近50%,10年更高達75%。隨著台灣持續上升的盛行率,已然成為國人不容忽視的疾病之一。
心臟衰竭會對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當心臟功能衰竭時,為滿足組織的需求,身體會啟動代償機制來提高心臟輸出,包括:(1)藉由活化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留住身體的水份,繼而增加回流至心臟的血量;(2)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提高心臟收縮力和心跳速率,讓心臟同時間能輸出更多血液;(3)心肌密度增加使心肌收縮力增強進而能輸出更多血液;(4)心室肥大而使腔室擴大來容納更多的血液,增加更多血液輸出。這些機制在初期雖能緩解症狀,但也進一步增加心臟負擔。長期惡性循環下,逐漸降低收縮和舒張力,最終導致心臟功能更加惡化。
有哪些藥物能幫助對抗心臟衰竭呢?
由於心臟衰竭的症狀缺乏特定性,醫師需評估風險因子、相關典型症狀 (如 端坐呼吸)、心電圖檢查,並搭配抽血檢驗數值診斷,再執行心臟超音波檢查,來判斷是落於哪一個分類,不同類別對於藥物的反應也有所不同。一般常以左心室射血分率(LVEF)進行分類,& ge; 60%為射血分率正常型心衰竭(HFnEF),50%至59%為射血分率保留型(HFpEF),41%至49%為射血分率輕度降低型(HFmrEF),& le;40%為射血分率嚴重降低型(HFsrEF);最後二者合稱為射血分率降低型心衰竭(HFrEF),已有許多臨床試驗證實對於多數藥物治療有良好的反應,能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減緩疾病進程與再住院率、並且最終增加存活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臟衰竭治療藥物介紹說明。
利尿劑:以環利尿劑為主,可排除身體多餘水分,有助緩解周邊水腫和呼吸不適等症狀,適用於LVEF各階段,但除醛固酮拮抗劑外,下降死亡率效益較不顯著。本院品項有Furosemide、Bumetanide、Trichlormethiazide、Hydrochlorothiazide、Indapamide等。建議於晚上六點前服用完畢以避免夜尿擾亂睡眠。
主要治療藥物 (Foundational therapy):緩解症狀、減緩疾病進程與再住院率、最終增加存活率。
aACEI: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 ARB: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 ARNI: (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腦啡肽酶抑制劑)複方藥
b心跳變慢會使糖尿病病人忽略低血糖的症狀,應注意血糖值的監測
其他治療藥物(Additional therapy):臨床療效雖然沒有主要治療藥物顯著,但對於特定病人仍有幫助。
讓「藥物的力量」與您同行對抗心衰竭
心臟衰竭是一個持續影響心臟功能的疾病,藥物是有效保護心臟的武器之一,需要仰賴大家與醫療團隊一起合作,定期回診追蹤並遵循醫囑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保護力,同時必須有健康規律的生活型態,並定期接種疫苗來避免肺部感染造成心肺功能受損等。
此外,依據醫師囑咐控制攝取鈉和水分的量、每日固定測量體重,若體重明顯波動或出現身體不適,應主動就醫。如此可幫助減緩心臟功能的衰退,減少發生呼吸喘、水腫等不舒服的症狀甚至住院。定期的健康檢查,讓心臟能陪伴我們更久,生活更有品質。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8/93119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