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5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華嚴經》的思想特色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2-12 09:37: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華嚴經》的思想特色

依《華嚴經》七處九會之說來看,整個結構可以分成信、解、行、證四個部分,其中又以「解」占的篇幅最多;也可以從境、行、果來說,境指的是毗盧遮那佛所居住的重重無盡的華嚴世界,行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果指菩薩五十二階位中十地的部分。

本經的主要思想,稱為「法界緣起」,屬於四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的內容,是四法界中最高的境界。以下,先簡略說明四法界,再談法界緣起。

(一)四法界

法界,指的是每一個法都有它的界限,界限代表的是各自的特色、功能、特性與因緣果報等,佛教將這些萬事萬法的分別界限,統歸於「法界」。懂得了法界,可以說就懂得了人間、懂得了出世,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去面對?

1.「事法界」,宇宙間的太陽、月亮、陰陽、山水,都有不同的界限,山是山、水是水‭‬、你是你、我是我,所有萬事萬法各有差別和特色,比方說,我們人類的眼睛不是耳朵,耳朵不是鼻子,張三不是李四,李四不是王五,這些萬事萬物的千差萬別現象,就是事法界。

2.「理法界」,雖然宇宙萬物在事相上各自不同,但是在思想、真理上,真如本體只有一個,宇宙法界唯有一心,這是我們共尊的一種美德。人有人理、天有天理、情有情理、事有事理、物有物理,因而有各自的性質和不同的現象,所以一切諸法,一切道理,都有各自的規範、原則組成,這個世間根本的動源和動力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我們稱為理法界。

3.「理事無礙法界」,理和事二者互不妨礙,理要事來顯,事要理來明,事理相互交融,都有關係。做一張桌子,沒有理則,就沒有桌子的形狀。起一棟房子,假如沒有建設這個房子的計劃,就難以成就,所以理中有事,事中要有理,事待理成,理在事現,這個稱作「理事無礙法界」。

4.「事事無礙法界」,世間一切萬法、萬事萬物,雖然各有不同現象,實際上是一致的,沒有矛盾、沒有衝突,因此我們不必妄自分別這個那個、東邊西邊,一切諸法都是萬有圓融。過去中國的儒家講「天地人」合而為一,佛教更進一步地講「法界緣起」,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這就是事事無礙法界。

(二)法界緣起

宇宙萬有,互為緣起,彼此是彼此的因緣,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相互融通,相資相待、相即相入,你幫我、我幫你,你成就我、我成就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並生無礙、重重無盡,同體共存、共生共榮,此即法界緣起的世界。為了說明法界緣起的內涵,華嚴二祖智儼、三祖法藏立有「六相圓融」、「十玄門」之說:

1.六相圓融:將一法用六種角度來剖析,就會有:「總相」,指一法總體上的特色;「別相」,指這一法中個別存在的差異。別相中,又有「同相」和「異相」的差別;總相中,因為因緣的成住壞空,也會有「成相」和「壞相」的不同。由此可知,成相和壞相,是就總相來說的;同相和異相,則是就別相來說的。總相、成相、壞相,別相、同相、異相,在圓融無礙的法界中,隨著因緣的組合、變化、流動,產生事事物物的各種相貌。

2.十玄門:從十個角度,具體說明法與法之間,為什麼圓融無礙,相即相入,互為作用,互不相礙,相互為緣而起。了解了這十門,就可以進入《華嚴經》玄妙深廣的大海中,所以稱為「十玄門」。

(1)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切萬法,互為緣起,同時相應,一時具足。像一與多,互為一體,所謂「一滴海水,具百川味」,一即多,多即一,相容無礙。此為十玄門的總說,以下則為別說。

(2)廣狹自在無礙門:在事事無礙法界中,小中能容大,狹中能容廣,芥子能納須彌,一微塵中即有三千法界性,相涉相入中不失自性。

(3)一多相容不同門:一切萬有,同時相應,自他容受,一中能容多,多中能攝一,一多相入無礙,卻不失一、多之相,如「一室千燈,光光相攝」。

(4)諸法相即自在門:空、有相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真空生妙有,妙有裡有真空,和諧共存。

(5)隱密顯了俱成門:隱密為裡,顯了為表,表裡一如,剎那俱成。

(6)微細相容安立門:小入大,一攝多,不亂不壞,井然有序。

(7)因陀羅網境界門:森羅萬象,猶如因陀羅網,互照互映,圓融無礙。

(8)託事顯法生解門:理中有事,事中有理,不一不異,無二無別。

(9)十世隔法異成門:過、現、未中,又有過、現、未,合為九世。九世攝入一念,總成一世,合九世與一念為十世。十世之間,各守本位,不相妨礙。

(10)主伴圓明具德門:一塵生時萬法生,任舉一法,皆是宇宙全體,主伴各明,眾星拱之。

以上法界緣起的概念,用現代的話來詮釋,就是:一個不算少,萬億不算多;微塵不算小,虛空不算大;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有不是真有,無不是真無;染不一定是染,淨不一定是淨等等。能具備法界觀法中這許多的特性,就可以算是擁有一個事事無礙的人生了。

1.一個不算少,萬億不算多

在我們的常識裡,看到一個人只有一塊錢,心裡馬上反應:「啊!一塊錢,真少呀!」看到家財萬貫的富翁,則以為「萬億錢財很多呀!」這是我們在常識上的認知差別。

在一真法界裡,一個不算少,萬億也不算多,我們怎麼能認為一塊錢少了呢?那是沒有認識到「一」的價值。一塊錢如果能好好經營,可以成為一筆很大的財富;一點小小的善行,能為自己帶來很大的福報;一個小水滴,時間一長,就能穿透巨石;一棵小樹苗,受到陽光雨露的幫助,也能成為一棵大樹,庇蔭行人。

「一」可以是計算東西時的基本單位,「一」也可以是一個無窮大的數字。例如萬法歸一,紛紜變幻的萬有,其本源只是「一」;一粒砂石、一點粉筆灰、一個銀河系,乃至一個宇宙虛空,都含藏於「一」之中。萬億雖然多,萬億之上另有萬億,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此,必須從「一」中學會去透視無量三千大千世界,才能體會「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真實不虛。

2.微塵不算小,虛空不算大

在我們的觀念裡,總以為微塵很小,虛空很大。其實,在真實的世界裡,大小是相對來說的,不是絕對不變的。過去有一位書生,到寺院去參拜,看到殿堂上寫著一副對聯:「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深深不以為然的說:「佛教講話矛盾,不合情理。須彌納芥子,高大的須彌山,包藏如芝麻那麼小的芥菜種子,還合乎常理;芥子納須彌,這個小小的芥菜子怎麼能夠藏納須彌山呢?簡直是狂妄之語!」

恰巧一位知客師父聽到了,就上前詢問,他說:「先生!這副對聯並不矛盾,你是讀書人,想必知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吧,請問你,萬卷書讀到哪裡去了?」

那個人肚子一拍,就說:「讀到我肚子裡去了。」

知客師父於是拿了一本書說:「請你把它也放到你的肚子裡面去吧。」

書生說:「道理可以讀進去,書怎麼可以放進去呢?」

這好比我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宰相肚裡能撐船。」宰相的肚子真有那麼大嗎?怎麼有辦法在裡頭撐船呢?唯識宗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何其寬,萬法何其多,怎麼能裝進我小小的這一念心裡呢?

萬卷的經論可以容納進小小的肚子裡,宰相肚量大到能撐船,三界萬法都在我這一念心中,這些大與小能夠互相融攝的道理,就是《華嚴》「微細相容」的思想。我們不能將事和理分開,應該把事相和義理融會貫通,讓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才能進入到法界緣起的智慧之中。因此,盡虛空、遍法界都在我們心裡,關鍵只在於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心擴大、昇華而已。

3.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

剎那是佛教計算時間的最小單位,經上說「一彈指頃,六十剎那」,可見時間快得超乎我們想像。劫波,簡稱劫,是表示不可計算的時間單位,是無量無數時間的代表,佛教經典中常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的過程,例如壞劫、成劫、中劫、大劫等;成佛所需要的時間,一般說為三大阿僧祇劫。

在一般的觀念裡,剎那很短,劫波很長,其實,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

所謂「洞中方七日,世間幾千年」,對禪定的人而言,世間漫長的時間如白駒過隙般短暫;在牢獄中服刑的人,一天如同一個世紀那麼漫長;恩愛的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冤家碰頭,則度日如年。所以,時間的長短,不是絕對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分別而已。

有的動物,朝生夕死,就這樣過了一生;有的動物,能活上好幾百年,龜也好、鶴也好,也是這樣過了一生。一期的生命,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有長有短,但是在真實的生命裡是沒有長短的,那是超越時間的,不可以時間長短來計算的。人雖有生死,身體是死了,生命卻是不死的。好比房子燒毀了、倒塌了,可以搬家;身體壞了,換個臭皮囊,下一期的生命又開始了。因此,不必掛念時間的長短,應該努力成就我們的道德、慈悲等,因為道德、慈悲能利益世人,能為大家所記憶傳頌,就能千古不滅。

4.有不是真有,無不是真無

我們平常習慣「眼見為憑」,明明有的不會說沒有,沒有的也不會睜眼說瞎話,硬說是有。比如,房子是有的,人也是有的,硬要說沒有,誰會相信?但是佛教裡,有不是真的有,沒有也不是真的沒有,因緣一改變,形狀相貌就會跟著改變。

一塊木料,可以做成桌子或椅子;一滴雨水,掉入溪裡成溪水,掉進海裡成海水。冰塊遇熱,溶成了水,水一蒸發,哪裡都找不著。濕氣在空中,摸不到也抓不著,除濕機一開,滿滿都是水。電在哪裡,我們看不到,但是開關一按,所有人都知道電來了。所以,有不是真有,無不是真無。

佛法裡常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人成即佛成」、「佛是已悟的眾生,眾生是未悟的佛」……事相上不承認的東西,理體上未必不存在。宇宙世間,緣生而有,一離開因緣,桌子就不是桌子,椅子就不成為椅子,所以緣起是世間唯一的真理。悟到了緣起,離開了表相上的世界,才能看見一切事物的本來面目。

5.染不一定是染,淨不一定是淨

人人都想「轉染成淨」,但是染、淨的概念,標準不同。人們認為臭穢不堪的,卻有眾生視為美食佳肴,所以狗兒喜舔糞便,蒼蠅也圍之不散;即便真是人們的美食佳肴,才入嘴裡,嚥下之時,就已開始腐敗生菌;我們把自己裝扮得美麗動人、英俊帥氣,身體裡面,卻滿是膿血屎尿、臭穢不淨。因此,染哪裡一定染,淨又哪裡一定淨呢?

佛經裡說,下雨時,雨滴入尺蠖(蛾的幼蟲)之口,即成珍珠;滴著地獄,便成刀劍;雨著餓鬼,便成猛火。一杯水,在天人眼裡是琉璃,在餓鬼眼裡是膿血,在魚蝦眼裡是宮殿。旁生見到水窪處,餓鬼看成是陸地或高原;人們夢寐以求的美食,天人卻嫌棄不堪……各類眾生,業感不同,是淨是穢,自然迥異。

因此,染不一定是染,淨不一定是淨,端看我們的心境如何。心若清淨,所見到的世界自然清淨;心若汙穢,所看見的世界自然也就汙濁骯髒。要想究竟轉染成淨,甚至超越染淨,必須提升自己的層次,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自己清淨了,對染淨的看法也就不一樣了。

6.法界即是人間,世出世間不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是本經的重要思想,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說明走入法界就是走入人間,修行不能捨離人間,圓融無礙的法界是在日常生活中體現,不假他求。如〈十行品〉云:「佛法不異世間法,世間法不異佛法,佛法、世間法無有雜亂,亦無差別。」

善財童子出生在印度福城,因為受到文殊菩薩的啟發,發心到處尋師訪道,先後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所謂的五十三參。他參訪的對象裡,不分尊卑、職業、性別、身分,不但有菩薩、國王、長者、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信眾,也有外道、婆羅門,甚至企業家、開香鋪的老板、家庭主婦、藝術家、數學家、妓女、船師、青少年等。而且,五十三位善知識當中,女性就占了四分之一左右。

譬如「自在優婆夷」,以蔬食美味供養眾生,他先從色身滋養的基本需求開始,然後再到思想上的引導,助人解脫;再如女菩薩「婆須密多」,只要你和他擁抱一下,互相握個手,你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種種善知識,各有不同的方便善巧,說明世間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只要契理契機,就能利益眾生。

五十三參裡,還推翻了過去傳統執著的男尊女卑、大小分別,展現了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的平等精神。因此,即使是童男、童女,也可以是我們的老師,不要因為輕慢、懷疑的習氣,而障礙了我們親近善知識的機會,阻擋我們成長學習的因緣。所謂愚者也有一得、大乘小乘可以互為師,這些都是佛教大德給我們最好的身教與言教,也是《華嚴經》事事無礙法界的最好體現。

7.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在《華嚴經》裡,還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偈子,如〈賢首品〉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信心,是做人處事的根本,只要有信心,就能設法克服一切困難挫折,達到目的。修學佛法也是一樣,要經過信、解、行、證的工夫,即便菩薩五十二階位也是以十信位為首,《阿含經》中也提到四不壞信,可見信心的重要。

我們要相信什麼?相信自己,我能、我可以。《華嚴經》有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即「初發心即成等正覺」,從發菩提心的那一刻起,就與究竟證悟的佛,平等無別。我也常常呼籲大家要肯定「我是佛」、要「不忘初心」,發心發願將自性清淨的光明,落實在做人處世的態度上。

信心的相反,即是懷疑;懷疑會讓我們裹足不前,障礙前途,甚至放棄自己已經在眼前的機會,所以,學習佛法,相信自己可以發心、能做到、能承擔,相信老師能可以給予我們指導,相信眾生人人都有美好的佛性,可以向上、向善,便能夠勇敢無畏的在成佛大道上不斷向前邁進。因此佛光人四大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便把信心擺在第一位,你為我著想,我為你付出,你尊重我,我包容你,這不就是人間淨土了嗎?

此外,再如〈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見真佛。」〈十地品〉也云:「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宇宙萬有、世間萬物都是緣自一心,只要我們肯發心結緣,服務、奉獻,一定可以發展更美好的人生。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9 11:3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