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9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如何請佛住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3-1 01:01: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如何請佛住世

如何請佛住世呢?對外,我們要禮敬聖賢,對內,我們要能承擔「我是佛」,負起淨化自己、淨化世道人心的責任義務。因此,我提出幾點提供大家參考,如何「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我們在希聖希賢之餘,也期許自己能如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人人發願光大佛教,續佛慧命。

1.遵守僧團的清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二千六百年前,佛陀為了維繫僧團的倫理、穩定、秩序,讓大家安心辦道,依照當時的時間、空間及當地的文化民情,隨宜制定了適合當時的戒律。在入滅前,佛陀教導後世的弟子說:「以戒為師。」戒是我們的老師,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因此尊重戒律、持守戒律,讓正法久住,就是請佛住世。

不過,隨著時代的改變,適合二千六百年前印度時代的戒律,不一定適合其他的時空,而後世弟子在經律論結集的過程,也增加了一些不合時宜、匪夷所思的戒律。所幸,佛陀有先見之明,曾經交代阿難尊者:「小小戒可捨。」

戒律是僧團的管理制度,戒律的制定精神,在於能夠維護僧團的倫理、秩序、弘法的發展以及保障大家的法身慧命,因此,因應不同的時空因緣,要能夠與時俱進,在《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記載:「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佛陀提出戒律要能夠隨緣調整,不要墨守成規,障礙佛教的弘法。

佛教傳到了中國,「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他為叢林另立清規來代替戒律,開創屬於自己管理佛教僧團的規範。所以,戒律在過去的諸大叢林裡,已經形同虛文,每一個叢林都有自己的清規,清規就是他的戒律、他的管理。

規矩的制定,首先要能把握「殺、盜、淫、妄」四根本大戒的原則,加上不喝酒、不吸毒,這些是僧團維持秩序、清淨,讓人人都能安心修行。其他規矩,則視時代的趨勢、當地的民情、這個團體本身運作的需要來制定。制定的清規,僧團大家要有共識,佛教信眾要能接受遵從。

其實,僧團的戒律如同國家的法律。國家的法律保障大家生命、生活的安全;戒律的精神,則是保障大家法身慧命的長養。隨著時代的改變,法律的制定也會調整,比方說:馬路上增加的紅綠燈號誌。過去的時代,人們的交通是靠人的雙腿走出來的,現在的交通則是汽車、摩托車來代步,因此,設立紅綠燈的號誌,保障過馬路的行人。我們可以說現在設有紅綠燈的法律是錯誤的嗎?這是因應時代調整建設的智慧,保護了我們大家生命的安全。

但是,有些不知變通,不知要發展佛教的人士,執意要「佛已制戒,不可更改;佛未制戒,不可增加」。這樣的定見執著,一來違背佛陀本懷,二來不能符合佛法緣起性空、無常的真理,三來不能順應不同時代的文化、氣候、生活、語言、習慣等來制定適合的戒律,因此障礙佛教傳播的發展,也讓不明就裡的社會大眾,聞之怯步不敢學佛,這是大家要省思、深思的。

2.承擔「我是佛」

諸佛遍滿虛空,眾生卻無緣能見。所謂「身口意三業清淨,佛住世間;身口意三業不淨,佛入涅槃」。佛是不生不滅的,眾生隨著自己的善根、業緣,而決定了自己能否見到諸佛的因緣。可見,只要我們不斷淨化自己、昇華自己,作一切眾生的楷模,讓眾生見到我們就如同見到諸佛般歡喜,那就是一種請佛住世。

禪門裡有這麼一段故事:有一天,信徒問禪師:「什麼是佛?」禪師十分為難地望著信徒,說道:「這,不可以告訴你,因為告訴你,你也不會相信!」信徒說:「師父!您的話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誠懇地來向您問道的。」禪師點點頭,說道:「好吧!你既然肯相信,那我告訴你:你就是佛啊!」信徒驚疑地大叫:「我是佛,我怎麼不知道呢?」禪師說:「因為你不敢承擔啊!」

一個人肯得承認「我是佛」,愛吃香菸的人就不會再吃香菸。為什麼?因為佛祖不吃香菸。愛喝酒的人就不喝酒,因為佛祖不喝酒;喜歡動手打人的人就不會打人、罵人,因為佛祖不會打人、罵人;心中有佛,也就不會竊盜、胡亂作為。眾生之所以是眾生,就是因為不肯承擔「我是佛」;能勇於承擔,不僅一切問題都能得到解決,自己也會成為住持正法的一尊「佛」。

3.憶念正法

佛菩薩應緣示現人間的事蹟,歷代都有一些記載。

像峨嵋山,相傳曾有普賢菩薩在此示現說法,所以古來即被奉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在普賢菩薩的應化事蹟中,又以拾得大士最為人們稱道。相傳,唐朝天台國清寺的豐干禪師(世稱阿彌陀佛化身),有一天路經赤道城,看見一個小孩在路旁啼哭,心想是個無家的棄兒,就將他帶回國清寺撫養,取名「拾得」。

拾得長大後,在寺院裡負責香燈及行堂。有一次,大眾過堂用齋,拾得擅自登上大座,與佛像面對面吃飯,並衝著憍陳如尊者的塑像說:「你只不過是個小果聲聞。」

國清寺廚房裡的食物,常被烏鴉啄食。有一次,拾得看到滿地狼籍,知道烏鴉又來偷吃,就生氣的走到伽藍殿,指著伽藍護法神說:「你連廚房裡的食物都看不好,又如何保護好道場呢?」順手就用木杖鞭打伽藍神像。

當天晚上,全寺的僧眾都夢見伽藍神告狀說:「拾得打我!」

第二天,大眾說起昨晚的怪夢,都議論紛紛,他們來到伽藍殿一探究竟,入殿一看,果真伽藍神像身上有多處的杖痕,不禁嘩然歎道:「人不可貌相,原來拾得不是普通人!」

拾得,以他特有的方式教化世人,他與寒山大士之間留下了很多精采語錄,成為我們立身處世很好的準則。譬如:寒山曾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常常思惟祖師大德們留下來的智慧法語,使我們能夠安身立命、遇事豁然,也是一種請佛住世。

4.親近善知識

善知識能增加我們的信仰、智慧、布施等各種善法。親近善知識,就是要我們建立心中修道的典範,作為自己效法、學習的對象;如果沒有建立起來,就如同沒有地標、沒有方向,前面的路就不知道要怎麼走。能可以向古聖先賢多多請益,時時放在心中,久而久之,我們也會成聖成賢,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像我年輕的時候,最敬仰的,就是太虛大師。他一生倡導佛教改革,致力佛教事業,自謂「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菩薩瑜伽戒本」,我在焦山佛學院時,他曾經對我說了「好、好、好」三個字,至今言猶在耳。我的得戒和尚若舜長老的勉勵「好好學習,要做個好和尚」,我發願生生世世也都會做好和尚。我也曾在有「僧中勇猛無畏者」之稱的仁山長老座下聽他講說《華嚴經》,其中有一句話「不忘初心」,至今都使我未敢稍忘,不僅親身奉行,也廣為傳播。我要離開生活七、八年的棲霞律學院前,卓塵長老對我說:「人最重要的,是心要能轉境,不可隨境界而轉。」離開棲霞以後,到了常州天寧寺參學,後來又轉到焦山佛學院就讀。卓老的這句話的確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在面對未來困境時,都能不斷自我提醒,不可隨境而轉,穩住陣腳。

此外,我在焦山佛學院就讀時,最崇拜的就是教我國文的聖璞法師,還有許多師長,像太滄老和尚、大醒法師、塵空法師、融齋法師等,都是當時非常重要的長老大德,他們的風範,對當時在叢林裡參學的年輕學僧來說,影響都很大。

我們請佛住世,就是要禮請這些有德的長老們,請他們的智慧法語繼續普照世間,請他們的修道德行繼續住持世間,請他們的慈悲道德繼續潤澤世間,就能法輪常轉,正法永存了。

因此,我也要鼓勵現在的僧青年們,要能可以主動親近長老大德,不要一出家就有了門戶之見,閉門造車,放棄了很多參訪學習的機緣,實在可惜。一個佛門的學道者,沒有經過各家叢林參學訪道,沒有經過許多善知識給他千錘百鍊,沒有參學過五十到一百位長老大德,可以說是不能成功的,就如《華嚴經》的善財童子還要五十三參呢。

5.提供助緣

唐朝六祖惠能大師,受了劉志略的鼓勵、安道誠的獎助金,安頓家中老母之後,前往黃梅跟五祖弘忍求法、悟道,從此「一花開五葉」,代代相續,分燈無盡。一本《六祖壇經》膾炙人口,至今仍然影響佛教在世界各地的弘傳。

可見優秀的人才,是佛法得以常住世間的根本,要請佛住世,關鍵在於「佛」的培養、聖賢的禮遇。因此,我們要提拔優秀的人才,要推崇、擁護優秀的人,讓有能力、能幹的人在佛教裡有所發揮,這也是一種請佛住世。

譬如:培養優秀僧青年,提供各種弘講因緣,贊助他們出國汲取經驗,使其具有弘法特長;設立佛教青年獎助學金,讓優秀青年能接受很好的教育,同時舉辦各種活動,讓有專長的青年能發揮所學;舉辦各種學術活動,提供佛學研究與發表空間;邀請優秀佛教學者參與講經弘法;提供有德有學人士獎勵學金,讓他們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等等。唯有培養人才,才能續佛慧命,光大佛教。

例如,沒有正式進過學堂讀過書的武訓,他能「行乞興學」,成為教育界的聖賢,就鼓勵著一些沒有顯赫學歷的人,也能熱心公益,作育英才。在演藝圈,湯蘭花、金素梅、張惠妹,他們的成就不但是原住民的榮耀與希望,無形中也在鼓勵大家,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實現理想。

以上內容,是請佛住世、禮敬聖賢的一些態度、觀念和方法。《華嚴經》云:「心佛眾生,等無差別。」佛,是悟了的眾生,眾生是還在迷的佛,佛教最為殊勝可貴的,是眾生平等的觀念。因此,我們不僅要禮敬聖賢,更多愛護尊重一切眾生。

在《六方禮經》裡,佛陀同善生說道:「善生!在我的聖賢法中,亦當禮敬六方,是那六方呢?一、父母為東方,二、師長為南方,三、夫妻為西方,四、親朋為北方,五、僮僕為下方,六、沙門為上方。善生!禮拜父母、師長、妻子、親友、沙門,乃至僮僕,則行為端正,心離頑愚,努力工作,精進行道,能可以更廣交善友,親近善知識,這才是真正的禮遇聖賢之心。」

佛陀教導我們,所謂聖賢是在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每一個人,不論對方尊卑貴賤的身分,我們都要保有慚愧、謙卑的心,以共生共榮的慈悲心,平等禮敬一切眾生,如常不輕菩薩:「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所謂愚者千慮也有一得,就是兒童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如:八歲龍女受持《法華經》之功德而即身成佛、妙慧童女向佛陀提出十大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等,所以,只要不輕慢任何一個人,就能得到善知識的啟發。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2-3 12:4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