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85|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忍辱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3-11 01:27: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忍辱

在我們一生的行事當中,「忍」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夫妻不能忍,就要離婚;朋友不能忍,絕交不來往;工作不能忍,就想辭職,最後只有失業。佛經講:「不能忍受毀謗、批評、惡罵如飲甘露者,不能名之為有力大人也!」一般人以為「忍」就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懦弱無能的表現;其實「忍」是力量、是智慧,忍具有認識、擔當、負責、化解之意。

人家說話批評我一句,我沒有力量克制自己,就要跟他吵架;人家討我便宜,我不甘願,我要跟他討回來。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錢財,我們都沒有一點力量,都不能承擔、不能接受,不能忍的人生難道就會快樂嗎?忍,有時候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了利益他人。有益於人的,即使自己受委屈也要忍;無益於人的,就算犧牲自己的利益也不計較。

有一則譬喻故事:信徒到寺院裡拜佛,都會敲磬、上香、獻花。有一天,銅鑄的大磬很不高興,向銅鑄的佛祖抗議:「佛陀啊!你我同樣都是銅做的,為什麼信徒來了就給你磕頭、獻香花、燈燭;而我不但沒有受到同等待遇,還敲打我,說什麼『拜佛不敲磬,佛祖不相信』,這點我實在不能服氣。」

佛祖一聽,就說:「大磬啊!你不要不平、不服氣。當初工匠要鑄造我的時候,頭上不平整就敲呀、鎚的;耳朵太長太短就不斷的挖啊、削啊;我是經過多少敲敲打打,千錘百鍊之後才成為受人禮拜的佛祖,這些榮耀都歸功於忍耐而來的,因為忍耐修得的福報因緣,才有民眾願意來朝拜我啊!反觀大磬你,不堪別人一擊,一點也不能忍耐,人家一敲,你就『嗡嗡……』的叫了起來,當然我們的待遇就不一樣了!」

王陽明先生有一天帶學生出去參學,街上看到二個婦人家在吵架,一個罵對方:「你沒有良心。」另一個罵:「你才沒有天理。」王陽明先生聽到了就跟學生說:「來,來,來!大家快來聽呀,這裡在講學、講道喔!」學生們一聽,「老師!這哪裡在講道?他們是在互罵啊!」王陽明先生說:「要求別人就是罵人;要求自己就是道。」

「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在修學忍的法門時,遇到被人謾罵,我不回罵,實在忍不下這口氣,那要怎麼辦呢?初期,可能在臉上表現出生氣的樣子,但至少學習忍之於口,不開口說惡意的語言,不謾罵、批評別人;之後又進一步,忍的功夫加強了,即使人家欺負我、批評我、說我不好,雖然心裡不高興,但臉上還是可以保持微笑;到最後,人家欺負我、打擊我,口上、臉上、心上都能泰然處之,不比較、不計較,淡定面對,這已經達到忍的最高段了。

「面上無瞋是供養,口中無瞋出妙香」,保持微笑是供養,口中沒有壞話,多說好話,人家才會尊敬你。

如果我問:忍辱是討便宜,還是吃虧呢?當然是討便宜,不是吃虧。或許你認為忍辱是委屈自己,其實不然,從忍讓裡能增加人緣、智慧、慈悲、力量;忍辱所獲得的利益,無與倫比。

忍,並不是消極的讓步,也不是吃虧受氣,而是寬容的慈悲。能懷忍行慈的人,是真正體會到人我平等一如,明白「若以諍止諍,畢竟不得止;唯忍能止諍,是法真尊上」。所以,視一切為理所當然,對人我是非能夠用寬容的心接受,不比較、不計較,那麼世間的一切,不管有理無理,都會成為增加我們福德資糧的增上緣,這就是修行忍辱的最大利益與功德。

(星雲大師全集)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4-3-22 12:17:58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4-3-22 12:19 編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依般若波羅蜜多 行布施波羅蜜多...
依般若波羅蜜多 行淨戒波羅蜜多...
依般若波羅蜜多 行安忍波羅蜜多...
依般若波羅蜜多 行精進波羅蜜多...
依般若波羅蜜多 行靜慮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若無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到彼岸


若沒有般若波羅蜜多, 則所行布施 忍辱...等 都不能讓你到彼岸
頂多得 人天福報。

何謂「般若波羅蜜多」?
就是指:行布施忍辱...時 不應住眼耳鼻舌身意,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不應住眼識~意識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4-3-22 12:43:43 |只看該作者
何謂「依般若波羅蜜多」?
就是指:布施時 不應住眼耳鼻舌身意,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不應住眼識~意識

幾乎所有人 行布施 忍辱...時, 都沒有做到 不住六根.六塵.六識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若無般若波羅蜜多。布施等五不得名爲波羅蜜多

佛經說,若沒有依般若波羅蜜多,你所行布施忍辱等 都不能稱為「波羅蜜多」
沒有依般若波羅蜜多 而做布施, 這種布施 只算是"一般布施"。所以不要隨便妄言 自己在「六度萬行」;

根據佛經,必須有不住六根.六塵.六識的能力,才俱備(六度萬行)的能力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 07:5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