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5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四弘誓願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3-25 01:20: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四弘誓願

根據經典記載,過去諸佛成就佛道,皆因發願而成。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發五百大願,成就佛道;藥師如來為滅除眾生病苦,發十二大願成就琉璃佛國。甚至觀世音菩薩發十二大願,千處祈求千處應;文殊菩薩發十大願,用智慧活水潤澤世間;普賢菩薩發十大願,願願歸入華嚴願海;地藏菩薩更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弘願。

從以上諸佛菩薩所發的願,歸納起來其實都離不開「四弘誓願」。例如普賢十大願:六者請轉法輪、九者恆順眾生,即「眾生無邊誓願度」;四者懺悔業障,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五者隨喜功德、八者常隨佛學,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七者請佛住世、十者普皆回向,即「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可說是一切菩薩的「總願」,因此《勸發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所謂「四弘誓願」的真義,即: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眾生不是喊口號,必須從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比方說愛惜時間、不浪費時間,就是度生;愛惜金錢、不奢侈浪費,進而節約勤儉,就是度生;乃至大自然的生態,能夠保護它,不汙染它、破壞它,這就是護生。像過去有的修行者不是拜佛,不妄走一步;不是看經,不隨便點一支蠟燭。保護生態、愛惜資源,可說都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基礎。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經典把煩惱譬喻為「火燄、毒箭、虎狼、險坑」等,不但惱害我們,讓我們不得安寧;尤其煩惱能障蔽我們的真如佛性,如貪瞋痴三毒,侵擾著我們的身心,蒙蔽我們的智慧,使我們不能走上正道。因此,唯有透過不斷的反省、懺悔,才能洗淨我們的煩惱,淨化我們的心靈,也才能解脫、自在。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及一技隨身」。一般在家人,為了生活,必須具備各種知識、技能,而修道人既然發心要度眾生,除了要具備各種知識、技術以外,還要有佛法,所以無量法門都要學;一個真正學佛求道的人,要像「泰山不辭土壤,大海不拒細流」,才能成其高,成其大。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要經過「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福慧」等千辛萬苦的修行才能成就,雖說不容易,但只要我們能難行能行,發心立願,勇往直前,並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共成佛道,就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一般人大都用在做早晚課時於佛前唱誦,平時不敢講出來,認為這是菩薩偉大的作為,凡夫的我們哪裡有能力去實踐呢?但六祖惠能大師勉勵我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要覺悟成道,必須依靠四弘誓願做為我們前進佛道的力量。我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也希望佛教徒都能「求佛不如行佛」,也就是要從「求佛」、「信佛」、「拜佛」,進而「行佛」。

今後,佛弟子要重新估定「四弘誓願」對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只是唱給佛菩薩聽的,還要敢講、敢說,並在生活中去實踐、落實。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2 07:3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