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7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動靜一如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4-4 01:21: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動靜一如

有人問我:「佛教常常講要攝心守意,制心一處,如如不動,但是大師卻又常說:『感動是最美的世界。』這是不是互相矛盾?怎麼要『不動』,又要『感動』呢?」

其實不動有不動的感動,動也有動的感動,彼此是不相衝突的。如《大乘起信論》說:「一心開二門。」我們的「一心」能含攝萬法;相反的,宇宙萬有也都出於「一心」,所以對於虛實、動靜,不用強加分別。虛有虛的妙處,實有實的趣味,不要那麼對立;動和靜也是不二的,動如靜,靜如動,不要把動靜畫分開來。動,比如感動,都是因為對於慈悲、仁愛、道義、忍耐等事相有感而發,像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是動態的慈悲行,你能不感動嗎?有人想靜坐,他這一坐就好多天,輕安禪悅、一心靜止,你能不感動嗎?動的要感動,靜的也要感動,動靜皆如。

佛教的「止觀法門」有謂「由定生慧」,一般人解釋這句話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他把定和慧分開,說是有了靜定才產生智慧,這是二分法,不能這樣說。其實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本是不二;就如有人會說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如如不動,一直靜止。但是佛法是要濟度眾生,是要出去行化的,那麼究竟是要動呢,還是不動呢?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靜坐悟道,已達到如如不動的境界,已不住生死了,但他還是要去度眾生,所謂慈悲不住涅槃,這不就是在靜裡面有動,動裡面有靜,動靜一如嗎?

又好比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但他卻說「一字都沒說」,這不也是如如不動、動靜皆如嗎?眾生與佛的境界就是高低有別。例如颱風天,你看到大海波濤洶湧,但以佛眼來看,水一直是平靜的;而平常你看到湖水很平靜,但是水的能量可以載舟、可以灌溉、可以潤澤群生、滋養萬物,這不正是動靜不離、動靜不二的奧妙所在嗎? 

《維摩經‧不二法門品》中有一段很經典的問答,三十二位菩薩各自表述了對不二法門的理解後,文殊菩薩總結性地說:「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接著又反問維摩詰什麼是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這維摩一默,其聲如雷啊!

再說,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佛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禪也就在這一默如雷的「拈花微笑」中產生了,這不也是動不離靜,靜中蘊含無限的動能嗎?

很多人問禪師,什麼是佛法?禪師眼睛一閉,一句話不說,「唉喲,我懂了,我悟了!」這揚眉瞬目、無有一語,不是靜不是動,是靜也是動,就看你怎麼悟道了。

聽了這麼多故事,你平靜的心湖中是否有了感動呢?

(星雲大師全集)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1 00: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