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商人教子成材的巧方
或許有的家長認為:父母打你罵你,是因為愛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也有的家長把子女當作私有財產,認為想怎樣處置就可以怎樣處置;在他們心目中,以為嚴厲的管教才是唯一正確的方式,結果孩子離家出走,甚或鬧出自殺等悲劇來,父母和兒女兩傷,留下悲慟。
下面來看一個清代商人如何教子成材的故事。清朝時,懷慶地區(今河南省焦作市一帶)有許多人出外經商,父傳子,子傳孫,教導後代做人、處世、經商的道理,以便能夠將家族的生意延續下去。
教子有方的懷慶老商人
清朝時天下市鎮之大者,莫如蘇州,無物不有,無客不到。有一懷慶老商人,寄居在蘇州,往來做生意,已有二代人了。到了他白髮蒼蒼,齒牙都搖動的年紀,帶了兒子一同前往蘇州學習做生意。其子年輕力壯、血氣方剛,初次到蘇州,見到風月場所裡的女子,禁不住與她們來往,不顧自己家門,終日流連,迷而不悟。
這位懷慶老商人父親心知肚明,但沒有去訓責兒子;銀子被花費了不少,他也不加查考。在蘇州過了半年,貨物已經售罄,和各商號算帳收銀後,即將返回家鄉。於是他對兒子說:「我現在給你數百銀,你去所愛的女子處照料一番,她需要衣服,你就照她所要的買給她;她需要吃的用的,你就滿足她,使她能夠對你一心一意,不要讓她過後譏笑議論你。」
年輕人以為父親怪他花費太多銀子,低頭不敢出聲。父親說:「我不是珍惜錢財而說這話,是要讓你學會作客的才能。」隨即給了兒子數百銀。兒子取得了銀子,為其所愛的蘇妓買衣服,安頓其家,住宿了三夜,並將父親交代的情況,一一告訴她。蘇妓問:「什麼時候可以回來?」回答說:「大概半年吧。」
蘇妓又說:「我今天得到了你,就不再接他客了。如果你再給我一百銀,我當閉門自守,等候你回來。」年輕人答應了她。
到家後,父親問他:「銀子可夠用嗎?」
他說:「尚差一百銀。」
父親又將銀子交給他,一面說著:「再過五日,即起程回懷慶,你可與她多住幾夜,待我整治好行裝,我們便一起返鄉。」
年輕人又到蘇妓處,將銀子交給她,並說了確定的行程。蘇妓隨即淚下,似有不忍分離之情,擺酒餞別。過了五日後,兩人大哭而散。
老父有醒悟良方教子成材,讓兒子覺醒蘇州青樓夢。 (pixabay)
約定的時間到了,懷慶商人已經上了停泊岸邊的船,等到兒子來到後,隨即開航。等到船出鎮江,過金山。懷慶商人打開一個小箱子,拿出一套破爛的衣服和一雙鞋頭都穿了孔的爛鞋,然後叫兒子穿上,並令他返回蘇州,仍回到那女子家。兒子看著爛衣破鞋,目瞪口呆,疑懼不決。父親對他說:「我並不是氣你花費了很多銀子想把你趕走,也不是想讓你出醜。你這樣去做,就可以見識到世道人心是怎樣的了。」此時,他們的船也停靠到岸邊。
兒子不得已登上岸。父親又對他說:「見到那女子後,對她說:『船在揚子江遇到暴風,船破了,沉入水中,幸遇鄰船救起,但是財物全都失掉了,家父存亡仍然未卜。』」
年輕人依照父親所言,又去到了那蘇妓家。她家守門人,見他這樣落魄,把他擋在門口不讓入內,雙方爭吵了起來。女子聞聲,知道是他,大喜,以為他沒有隨父親出發,仍在蘇州坐守貨倉,便讓他進來。一見,看到他衣衫襤褸,女子面色遂變。他告訴她航程中遇到風暴,船破落水,財物全失,她也不聽,立下逐客令,讓守門人驅逐他。
心傷落魄的他不得已走到一家往來的銷貨商行,商行的人見他如此狼狽落魄,也不收留他,就將他趕走。
此時,迎面來了一位另一家商行的人,雖然很面熟,但不曾深交。對方問他:「相公幾日不見,為何落魄到如此地步?」
他就說了遇風船破落難之事。此人把他帶回商行,給他換過衣服,吃頓飽,並贈送他銀錢,囑咐他回去尋找父親。
痛徹前非的兒子
年輕人回到懷慶家中後,由衷地告訴父親說:「父親大人!如今我知道世態炎涼了!女子之所以愛我,是貪圖我的錢財;商行之所以逢迎我,是因為我的貨物能讓他賺錢。現在我知道改過了。古人說:『患難見真情』,一點都沒錯。今後我知道怎樣做人了。」
這次回到懷慶後,父親對他說:「我已經老了,不能遠行,今後你可以獨自出外做生意了。」於是命兒子裝貨再到蘇州售貨。這一次,年輕人直接接洽了給他雪裡送炭的商行銷貨,再沒有去找趕他走的那家商行。那個蘇妓知道了他上次遇難而來,乃是假裝的,用來試探她,後悔莫及。自此後,這個年輕人再也不會受到色情的誘惑,一心向業,致富巨萬。而當初給他衣食和銀子的商行,也逐漸富有起來。
人之所以能成大器,必須先經過一番閱歷而後成。世上教子之人,為什麼一定要採用嚴酷的禁制方法才能成呢?嚴格的規則只能謹防於一時,不能絕患終身。若能隨其性順其情而加以引導,才能讓人自己認識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樣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就像這個懷慶商人,可算是善於教子的父親了。@*#
來源:(清)慵訥居士《咫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