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家元氣論:解釋萬物因何而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5-15 01:42: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家元氣論:解釋萬物因何而生?


元氣論是最重要的中國傳統宇宙觀之一,其發源早,流傳長久,影響廣泛而深入。道家中庄子先從本原的角度提出「氣」的概念,早期道教吸取莊子的思想與漢代流行的古典元氣說,形成期獨特的元氣生成論。

道教元氣論認為,元氣是生命之源泉,「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游》)。而荀子更把這種本原關係拓展到萬物化生的高度,「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且有義。」(《荀子•王制》)

道教元氣論對宇宙萬物的產生和本質給出了一元論的說明,在中國歷史上為人們提供了認識和理解世界的一種重要的哲學模式。

先秦時期已出現了氣生萬物的思想,這是元氣論的先導。

「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管子•樞言》)

「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凡物之精,比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是故名氣。」 (《管子•內業》)


這些言論表明,不論精還是氣,都是生出種種東西的原始物質,而且精不過是氣之中的最精微部分。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下一起也。」(《莊子•知北游》)「察其始而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 (《莊子•至樂》)

雖然莊子還要在氣之上放一個更根本的道,但是他也承認化生形物離不了氣,這就為對氣的進一步發揮留下了餘地。

荀子雖沒有明確說出「元氣」的概念,但是卻已經把氣看作是化生萬物的本原,而且還表現出了一元論的思想傾向。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禮論》)

荀子這裡的陰陽就是陰陽之氣,而且把氣看作是最基本的東西,是可以統一萬物的物質性東西。而後世道教學者陶弘景作《真誥》,在元氣與天地之間加了一個中介「太極」,從而完善並確立了道教的基本觀念。

(學國學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31 00:0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