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閱讀與知識:弘道湛然
人們大多通過閱讀書籍來獲取知識,因為書籍提供了大量的智慧,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吸收書本中的好處。當然,獲取知識的渠道也很多。本文將重點分析閱讀書籍過程中,如何最有效地汲取書本的於知識。
獲取知識的渠道
對大多數人來說,獲取知識的渠道,大致可歸納為:一、閱讀書籍;二、在學校接受老師的教導;三、通過父母的指點和教導下學習;四、親身參與和體會學習的過程;五、在觀察他人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及其成果。
顯然,每種獲取知識的渠道都有其利弊。因此,在選擇獲取有利知識汲取過程的方法之前,有必要分析和研究各渠道的有利因素,如何影響其「知識轉移」的過程和成效。
自讀確實具有維持讀者最舒適的個人進度的優勢。但是,這需要高度的自律。同時,也受到個人智力水平和對書本信息消化能力的影響。
通過教師在課堂環境中授課的傳遞知識渠道,確實提供了一種快速而有效的知識轉移方式。然而,這也取決於有適當能力的合適教師,以人性化的方式將轉移傳遞到接收端,以確定於知識轉移過程中,發揮更持續而有效的成效。
通過父母的指導學習,顯然是一種更親切而有效的方法。在其過程中,確能提供一種相當微妙、但十分鼓舞人心的方式,持續地促進知識的轉移。這渠道也有潛在的缺點,其中可能是由於父母沒有足夠的天賦,執行當中應具備富質量的教學功能。
通過個人參與學習的途徑,期間可以提供當事人第一手的體驗,從中產生寶貴的「經驗反思」和「體會概念化」的動力。然而,它確實需要自我激勵的潛能,來優化體驗式學習週期的推展,以便從個人參與中,獲得真實而正確的寶貴價值。
最後而頗為特殊的學習渠道,是通過觀察他人在學習過程和行動中,所產生的學習體會和相關的成果來學習。此渠道確實具有與學習者保持相當距離的優勢,繼而避免讓學習者「弄髒」自己雙手的不良感受。然而,它也有與實際學習場景「距離太遠」的缺點。 因此,學習者可能不會「感受到」所涉及學習過程中的真實影響。
分析閱讀如何更有效地伸展知識轉移傳遞過程
從上述討論中可以明顯看出,每種知識汲取的渠道都有其優缺點。由於學習是一種當事人自我的腦力鍛煉,在自我閱讀與學習過程中,確實提供了一個獨特而可靠的知識汲取途徑。
正如前面關於自學優缺點的討論的提要中所陳述,這種知識攝取渠道的最大優勢,是它的轉移進度,對是學習者來說,絕對是最舒適而安穩的步伐。它是根據自學者閱讀成果的汲取速度,提供了一種「收放自如」的選擇,可以讓自學過程能輕鬆地進行。
至於與這種學習渠道相關的缺點,它根本上不應被視為缺點行列中,其中的一般主要因素。如果通學習者能掌握改革的決心,通過一系列反覆的嘗試,最終可以順利地克服與自律相關的問題。
就個人智力和對書本信息的消化能力而言,從過往實踐經驗所體會的心得中,只要通過不斷的閱讀和自學過程中,絕對能夠逐漸改善與個人對汲取知識的相關能力。
換言之,在這種知識攝取渠道中,自讀的優勢勝過並超越了與其相關的缺點。因此,強烈建議在這一知識轉移渠道上,投入更多的關注精神和力量。
自讀獲取知識的個人經驗和反思
在「教與學」的環境中,我一直向我的學生提倡和介紹,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大致可歸納為:一、在學士學位階段:學員是從學習中「獲取知識」;二、在碩士學位階段:學員是從學習中「掌握如何應用知識」;三、在博士學位階段:學員是從學習中「掌握如何創造知識」。
我個人也曾經歷過上述所有的學習階段,現在回顧,我得出以下結論:自讀在我的一系列知識獲取過程中,一直扮演著最重要而關鍵的角色。雖然其他學習渠道,也同時確實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大部分的學習時間,基本上還是靠努力的自讀。
我也曾與同行學者分享,這個從觀察數據所得出的結論,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確實同意,我這個關於自讀對知識轉移影響的角色和結論。
從佛法得到的體會和饒益
以上所述,屬世間法的學習方法和方式的分類陳述。在修習出世間法的佛法中,也同樣有聲聞1--靠他力學習的;另有緣覺2 --靠自力觀察世間現象而證悟的。對於現代的修行人而言,同樣強調「解行並重」,即強調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與實踐的重要性。
讓我與讀者們分享以下關於佛光山星雲大師所提及「培育人才」的重要,當中所描述的「知識力」和「閱讀與知識」兩個層面,是應世無礙的妙方:
對讀書閱讀研討會、學術論文發表會、碩博士座談會的學員大眾,我提出「培育人才」的重要,並希望人人養成閱讀習慣,因為,新世紀的新時代潮流,則是建立在「知識力」,閱讀與知識,是應世無礙的妙方。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為締造書香社會而成立的「雲水書坊」,是一個行動式的圖書館,把古今好書載到市井角落,開啟了社教的另一種新風貌。「都市佛學院」紛紛在各別分院開班;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及全民閱讀博覽會,分別以社會關懷、閱讀與修行為主題,提出佛法人間化具有深廣度的觀點。3
..............................................
1 以佛陀為師,遵從佛陀的言傳身教,持戒修行證悟的人。
2 獨自修行證果的人
3 節錄自《星雲大師全集 / 第九類【佛光山系列】 / 佛光山新春告白(共2冊) / 佛光山新春告白2 / 178二〇〇八年新春告白》。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