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芒果盛產季! 農糧署公開國民水果身世之謎
芒果汁、芒果冰、楊枝甘露等,樣樣都少不了靈魂水果「芒果」,然而芒果一路走來可說是「變很大」,農糧署指出,芒果原產於印度及中南半島,約在16-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經過多年繁殖馴化成為青綠色的柴檨仔,再透過近代經過農友及農業改良場等單位投入選育,讓台灣的芒果品種更為多元、各具特色,有耳熟能詳的紅色品種愛文、玉文,還有被譽為「芒果界LV」的黃色夏雪。
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說明,一開始由荷蘭人引進,將芒果栽植於台南六甲及附近鄉鎮,多年繁殖馴化後,以「柴檨仔」最多,也是今日熟悉的「土芒果、本地種」,1910年代後陸續由南洋地區引入懷特、黑香(烏香)等30多種品種試種,1950年代由農復會再從美國引進新品種,熟悉的愛文、凱特等,是於此時期來台。
農糧署表示,近代經過農友及農業改良場等單位投入選育,讓台灣的芒果品種多元又各具特色,有來自台東的「芒果界LV」夏雪,以及果形大、果肉多的玉文和金煌、紅龍、聖心、金蜜、西施、台中1號、台農1號(香水芒果)、農民黨1號等品種。
芒果身世年代表
●16-17世紀(明鄭、荷治):於台南地區種植,逐漸馴化適合風土的柴檨仔(土芒果),果形小、種子大,纖維較粗但香氣濃郁。
●1910年代:由印尼、印度等地區引入南洋種試種。懷特形似香蕉,果肉香甜;黑香(烏香)成熟後不轉色,帶特殊龍眼香。
●1950-1970年代:由美國引入美國種,開啟大規模栽培。色澤亮麗、細緻幾無纖維的愛文;晚熟品種,俗稱「9月芒果」的凱特;香氣濃郁、略帶纖維的海頓。
●近代:台灣本地單位及農友投入,選育多元品種。由六龜果農育成,果實大肉質細緻的金煌;細緻香氣濃,有「芒果界LV」之稱的夏雪;甜度高,帶香甜蜂蜜味的金蜜;由玉井果農育成,酸度低幾無纖維的玉文。
來源:自由健康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