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要而有
不要,就是不貪取、不執著,不覺得這世間有什麼是我要強求的;所有一切都有自然的因緣。因緣很奇妙!不是你的,強求也沒用;是你的,即使你不要,你有因緣它也會來。
例如,你種菜,菜種下去了,需要澆水;突然間,下起了一陣小雨,那不就是給你好的因緣嗎?又或者你要弘法、講經,沒有適合的地方;突然間,有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說:「我有一個講堂,可以給你講經使用!」這不就是好的因緣嗎?可能你自己去跟人要、去跟人借,還不見得找得到啊!但是你有因緣,人家自然就會送給你。有時像人家要送禮物給你,你不要,人家卻一定要給你,你怎能不接受呢?所以「不要而有」,是很真實的。可見得一個人平常要懂得培養福德因緣,只要真心的想結緣,一直付出、播種,還怕沒有收成嗎?
因此,不要而有,不是貪求,不是巧取豪奪而來的;它是隨順因緣,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你看社會上,常常有搶奪、詐騙等新聞,想想,這些人實在都是因為貪求「有」而犯罪的,但是他們最後都受到法律的制裁,到頭來還是一樣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貪求有什麼用呢?
當然,你也不要去嫉妒人家的「有」,人家有人家的因緣,我們暫時沒有這因緣,我們就積極主動的自己去培養。怎樣培養因緣呢?例如,你看到貧窮的人,你有錢,你就布施一點,給他一點因緣;他有了困難,找不到職業,沒法生活了,你主動提供他一點資訊,告訴他哪個地方有工作可以做。雖然只是口邊簡單的兩句話,但是你解決了他的生計、解決了他的困難,這都是給人因緣。你因緣給多了,人家怎麼會不回饋你呢?所以,佛光山開山時,我就提出「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作為佛光山工作信條,就是要鼓勵大家與人為善,廣結善緣啊!
我一生以「不要而有」,我也奉行「以無為有」的人生觀,這「以無為有」,也就是以「不要而有」。但是,「無」怎麼會有呢?「不要」怎麼會有呢?我在與青年僧講話時,常提出「十無思想」,因為「無」比「有」更多。「有」,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的;「無」,是無限無量,無窮無盡的。
另外,「無」也可以生「有」,像乾涸的湖裡本來沒有魚,但等到下了雨,有水了,魚就來了;你到了一個雜亂土地上,本來是沒有花草綠意的,你努力整地清理,並撒上種子,這土地就開始花開草長,生氣盎然起來了。所以,這個虛空、這個大自然,一切也都是隨著因緣而有的啊!
你的心田裡有清淨的河水嗎?有清淨河水,裡面自然會看到很多的寶藏;你的心田裡面有廣闊的土地嗎?有寬廣土地,自然就會生長五穀禾苗。一切隨順因緣,不要而有啊!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