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鱗蓋蕨
生物分類: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 > 鱗蓋蕨屬
▲翠山步道 20220827 生長在樹下,又群聚長在一起的華南鱗蓋蕨
▲翠山步道 20220827 華南鱗蓋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表(微距)
▲翠山步道 20220827 華南鱗蓋蕨,具孢子囊群的葉背,孢子囊群圓形,生小裂片基部上側近缺刻處;囊群蓋近腎形,膜質,灰棕色,偶有毛(微距),服貼的短毛,毛較熱帶鱗蓋蕨少
主要特徵
熱帶鱗蓋蕨屬碗蕨科鱗蓋蕨屬,在低海拔地區非常常見,其生長習性為地生,根莖為匍匐狀,葉柄可長達60公分,葉片三回羽狀複葉至四回羽狀分裂,可長達100公分,屬中大型的蕨類,其生性強健,常成群生長於林下空曠處,從正面看,其葉軸及羽軸較為明顯。
中國植物誌:
根狀莖橫走,灰棕色,密被灰棕色透明節狀長茸毛。葉遠生,柄長30-40cm,基部粗2.5-4毫米,棕禾稈色或棕黃色,除基部外無毛,略粗糙,稍有光澤。葉片長50-60cm,中部寬25-30厘米,先端漸尖,卵狀長圓形,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0-16對,互生,柄短(長3毫米),兩側有狹翅,相距8-10cm,幾平展,基部一對略短,長約10cm,基部寬5厘米左右,長三角形,中部的長13-20cm,寬5-8cm,闊披針形,二回羽狀深裂,一回小羽片14-18對,基部等寬,上先出,上側一片和葉軸並行,下側的稍偏斜,長約2.5cm,寬1-1.4cm,闊披針形,漸尖頭,端純,基部較闊,不對稱,上側平截與羽軸並行或複蓋羽軸,下側楔形,無柄;向上漸短,相距1.5cm,羽狀深裂幾達小羽軸;小裂片5-7對,基部上側的長7毫米,寬4-5mm,長圓形,下側的長5mm,寬3mm,近卵形;向上漸短,先端鈍圓,基部下延,多少合生,有狹細缺刻分開,更向上則匯合成為羽狀深裂的短尖頭,有純圓鋸齒。葉脈上面不太明顯,下面稍隆起,側脈纖細,羽狀分枝,不達葉邊。葉草質,乾後綠色或黃綠色,兩面沿葉脈有剛毛疏生;葉軸、羽軸和葉柄同色,粗糙,略有灰色細毛(羽軸上較多)。孢子囊群圓形,生小裂片基部上側近缺刻處;囊群蓋近腎形,膜質,灰棕色,偶有毛。
近似物種
兩個特徵相近似的蕨類:
熱帶鱗蓋蕨:葉呈三角卵形,最下一對羽方不會太小葉軸及羽軸兩面均被伏長伸展毛。正或反面的鱗毛是直立的,而且比較多;羽片葉形(基羽片)較長,整體呈現卵狀三角形。孢子囊的孢膜站立,僅以一點與葉肉相連。
華南鱗蓋蕨:葉片呈卵形,最下一對羽片最小。葉軸及羽軸的毛短,呈曲狀或伏狀。看起來裂片形狀也較圓。服貼的短毛,比較少;羽片葉形(基羽片)較短,整體呈現略卵狀橢圓形。孢子囊孢膜與葉肉相連較多。
牟善傑〈碗蕨科鱗蓋蕨屬專論研究〉:「葉軸與羽軸上毛的分布情況在分類也頗為重要,例如粗毛鱗蓋蕨的葉軸上表面通常沒有毛或只有很稀疏的毛,但熱帶鱗蓋蕨則通常有毛,不過毛的多寡有時候也與觀察的位置有關,以熱帶鱗蓋蕨來說,葉軸靠近葉片先端的地方毛較密,靠近葉基的地方通常較稀疏一些,不過這可能與葉片的成熟或老化程度有關,因為鱗蓋蕨屬的葉片是從基部開始成熟的(或老化)。
用途
藥用(用於肝膽濕熱、身面發黃諸症)
基本資料
學名:Microlepia nepalensis (Spreng. ) Fraser-Jenk., Kandel & Pariyar
簡誌:無描述。
別名:华南鳞盖蕨<植物智:Microlepia hancei Prantl>
原產地:日本、琉球、印度東北部,中國產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島。台灣低海拔地區林緣至林內之次生林下空曠處。
保育等級:
▲翠山步道 20220827 華南鱗蓋蕨,葉表
▲翠山步道 20220827 華南鱗蓋蕨,葉背
▲翠山步道 20220827 華南鱗蓋蕨,羽葉葉表;羽片葉形(基羽片)較短,整體呈現略卵狀橢圓形
▲翠山步道 20220827 華南鱗蓋蕨,羽葉葉背
(A.PAO design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