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囤積症是什麼?心理學家揭儲物患者「3大依戀類型」:最愛囤這些東西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7-23 15:50: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囤積症是什麼?心理學家揭儲物患者「3大依戀類型」:最愛囤這些東西

優活健康資訊網/媽媽寶寶
2024.07.23 11:00
   



全球大約有2.6%的成年人患有囤積症,到底囤積跟收藏物品有什麼不一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心理學家分析囤積者對收集物品的「3種常見依戀類型」。如果你身邊有人什麼東西都捨不得丟,你應該好好了解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即使家裡堆滿東西,導致居家環境雜亂不堪也無所謂。



據全球統計,大約有2.6%的成年人患有囤積症。你知道你或許也有嗎?你可能覺得自己只是「收藏」而非「囤積」,兩者有何不同呢?區別在於:囤積症患者常收集別人認為無用或價值不高的東西,但真正收藏物品的人,則會整理擺放的井井有條,並且易於觀賞和使用。

囤積症患者會過度性收集、保存物品,即使東西不衛生,而且物件數量通常相當龐大,導致干擾或損害到患者及身邊的人生活和活動,常導致家庭壓力和衝突,更會影響人際關係,社交和工作。更可怕的是導致火災、跌倒受傷的風險。



囤積症3種常見依戀類型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大衛.託林(David Tolin)博士分享了囤積者對他們收集的物品的3種常見依戀類型,分別是情感依戀、實用依戀和審美依戀。

情感依戀:這是指一個人將某些物品與美好的人或回憶聯繫在一起,並且不想放手。物體不僅變成了某物,也變成了某人,不僅是他的,也變成了他本身。因此,失去這些東西可能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後果,因為等同於使得患者失去自我或重要的人。
實用依戀:患者通常是這麼想的:我將需要這個東西或某人會需要,我有責任確保這件東西被保留下來。即使是過期的報紙、雜誌,不再合身、不想再穿的衣服,某人可能會需要。
審美依戀︰某些患者會保留具有特定特徵或特性的東西,例如屬於他們鍾愛的某種顏色或材質。但審美因人而異,所以囤積的東西有時候會超乎一般人的認知。


據統計,以下物品較常被囤積
衣服配件;報紙、雜誌和圖書;過期食物;容器、塑膠袋和紙箱;生活必需品;賬單、收據、郵件,甚至還包含動物。託林博士建議你問自己:「為什麼我覺得我需要這個?這東西實際上對我有什麼用處?我希望我的家是什麼樣子?」

國外有一系列的節目,是受囤積症患者本人或家人請託,要好好整理塞滿物品的空間,但捨棄過程充滿焦慮與壓力,強制性或過快的清理,往往會激起患者的情緒和反應,這類型節目中常見患者發怒阻止繼續丟棄物品。

專家建議,除了不要強制清理,在丟棄與整理的過程中,應該提供患者必要情感支持與陪伴。但也強調,放任或相信囤積者自行清理,不僅不切實際,也因為任務過於困難,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建議還是要請心理師給予專業建議,必要時也要搭配服藥。


(本文獲媽媽寶寶授權轉載,原文為:家裡推滿東西捨不得丟?別再把垃圾說成收藏!心理師分析囤積症患者的3種依戀型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0 02:3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