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31
- 最後登錄
- 2025-2-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93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147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9](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媒體來源:台灣大紀元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51829/
更新:2024年09月22日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審計部報告指出,我國於2009年訂定雙酚A試驗標準,並於2016年間評估國人雙酚A暴露劑量低於歐盟所訂標準,並無健康危害。不過,監察院22日表示,歐盟於去年重新評估並下修雙酚A之每日人體耐受量,我國疑已逾7年未辦理相關風險暴露評估作業,亦似未曾研究國人雙酚A可耐受程度,事涉國民健康與安全維護,監委田秋堇、蔡崇義申請自動調查。
監委表示,去年9月歐洲環保署指出,歐洲人體內普遍驗出雙酚A(BPA),恐干擾人體內荷爾蒙,對生殖及生長發育造成危害;而雙酚A可用來製造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 PC)塑膠,因此被應用於奶瓶或其他包材。
監委指出,含雙酚A的環氧樹脂(epoxy resins)則常見於金屬罐頭的內部塗層,雙酚A有可能會溶出,民眾因此常不知不覺即暴露於攝入雙酚A的風險中,究我國相關產品針對雙酚A所訂定規範是否周妥?
此外,監委表示,衛生福利部雖於2013年明定嬰幼兒奶瓶不得含雙酚A,並規範除嬰幼兒奶瓶以外,塑膠類有聚碳酸酯材質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等溶出限值在0.6ppm以下。然去年4月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已將雙酚A每日耐受量(TDI)下修2萬倍,從原本的每日每公斤體重4微克,調整為0.2奈克。
監委說,這項最新的科學建議將成為歐盟各國政府採取適當監管措施的參考。歐盟不僅禁止雙酚A用於製造嬰兒用聚碳酸酯奶瓶、嬰幼兒用飲用杯或瓶子,也限制食品接觸材料的雙酚A溶出量須低於0.05ppm,衛生福利部是否關注國際上的科學研究及風險評估,並即時調整國人從食物攝入雙酚A之安全參考劑量?均有待查明釐清。
========================================================
感想:既然被研究出雙酚A對人體的生殖、發育有負面影響,那麼政府應該積極訂立更嚴格的標準,把可能會用於生產接觸食物的產品做一些新的規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