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6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當基督信仰遇上中國文化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滙之地,這表現在生活上的不同層面如服飾、飲食、家居擺設、各種消閒活動等,醫學也不例外。很簡單的例子,不少病人也會對我說他熱氣,這明顯是一個中醫的概念,我是一名家庭醫生,接受西方醫學的訓練,當然在醫學院中沒有被教授過什麼是熱氣,但我身為中國人,自小在中國文化中長大,肯定從家人中聽過什麼是熱氣。於是,我可以從自己的經驗去理解該病人的意思,再提出一些詢問加以澄清。這樣,不單我可以得到所需的病歴,而病人也有被聆聽、被了解的感受,這對診症的最終成效必然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於這中西文化的交滙,天主教又如何呢?基督信仰源於亞洲的猶太民族,傳入歐洲多年後再從歐洲傳到中國,因此帶有很濃厚的歐洲文化色彩,需要重新以合乎中國文化的方式介紹給中國人。聖教會傳入中國後,以「天主教」作為教會的中文名稱,除了說明這宗教是關於天地的主宰外,「天」這個字也是很符合中國文化,它反映了中國人對一位至上神的觀念,「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便是一些例子,天主教這名字確實能讓國人更容易去接受福音。另外,「耶穌」這名字固然是音譯,但我曾聽聞過,這名字的用字選擇也是別具用心的,「穌」字包含了「魚」與「禾」,這使我想起,魚是古代基督徒對基督信仰的秘密記號,意思是耶穌基督天主子救主,禾使人想到麥穗,想起聖體,而魚與禾加在一起,更使我想起五餅二魚的奇蹟,這一切令我時時念記主耶穌對我們的養育、他的愛、他為我而作的犧牲。到今天,我們仍然以中國人的習俗去傳達福音的訊息,一些教會建築物是以中國傳統風格建成,例如聖神修院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個宗教神聖之地,充滿靈氣,提醒人要收斂心神,皈依上主。我們一些禮儀歌曲,也是用了中國傳統的曲調而寫成的,江文也先生的《聖母經》(頌恩3),便是一個經典例子,極富有中國傳統的宗教意味,而在每年聖週六復活慶典夜間禮儀所詠唱的《逾越頌》,更是用中國民謠的調子,將以民出谷的故事娓娓道來,十分動聽。農曆新春期間,教會以中國傳統方式加以慶祝,例如以年花裝飾聖堂、舉行謝主彌撒和開年彌撒、神父派利事等。以上所說的都是要顯示天主對我們中國人的眷愛,並提醒我們該同樣以愛回應祂。
輕輕談過天主教,也想談談一個在歷史上與我們中國人很有淵源的基督宗派-—景教,雖然和天主教是有不同之處,但他們來華傳教,也是用了一些很有啟發性的表達方式,可供我們參考。例如「景教」本身這名字,也是很有意思。「景」字是「日」字加上「京」字,「日」即太陽,表示光的本源,「京」原義為大,所以景教就有大光明的意思,以表達基督為世界之光。景教也借用了儒、釋、道的思想來表達自己的信仰。一個標準的景教十字架,是一個「等邊的十字」,意思是天主的福音是向大地四方傳揚開去,而這十字架,是加上一個蓮花座的,代表純潔,一個佛教的思想。另外,天主「三位一體」中「位」和「體」的概念來自希臘哲學的用語,這不是中國人的語言,不易於為中國人所明白,而景教卻採用了富有中國文化色彩的「三一妙身」,這出自道和佛的思想,相信更能為中國人所明白和接受。還有其他,不能在此盡錄。
每當兩個不同的文化相遇時,必定會帶來衝擊,但也帶來個別文化自我反思的機會,因而能帶來成長。中西醫學方面,現已有更多互相交流的機會,最終都是希望不同的醫學傳統,發揮所長,互相合作,最終能造福更多的病人,達至更健康的社會。信仰方面,各基督宗派不辭勞苦將福音的喜訊以中國文化表達給中國人,讓國人能認識真理,藉著聖洗而獲得永生,而中國文化也為教會提供很多神學反思的材料,使教會的傳承更豐富,亦因此幫到更多人去接受基督信仰。我們有幸生活在香港這特別的地方,是天主的祝福,在享受先賢豐富的信仰遺產之餘,也可以參與其發展,貢獻出你的一份,藉著進修、交流、分享而讓這信仰傳統更適合不同年代的中國人。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