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4-12-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77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8070
- 相冊
- 1
- 日誌
- 12
狀態︰
離線
|
蒙古人是鮮卑人的後代。唐朝之後,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公元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臣服於遼朝和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蒙古勢力逐漸強盛。
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此後成吉思汗及其後裔率領蒙古大軍不斷擴張領土,其中以對中亞、西亞和東歐廣大地區發動三次大規模的軍事征戰,即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拔都西征(1236 -1242)和旭烈兀西征(1253-1260),影響歷史發展,特別是東西方交往的發展最巨大。
第一次西征
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大軍20萬從額爾齊斯河出發,發動對中亞細亞的花刺子模等地的征服戰爭。當時花刺子模是新興的伊斯蘭國家,經常騷擾蒙古的東西方商路,1218年在穆罕默德授意下竟發生了屠殺,因此成吉思汗決定發兵征討。
花刺子模是西域強國,有40萬裝備精良的軍隊。蒙古以20萬軍隊從額爾齊斯河流域分進合集。花刺子模由於軍隊無法統一調度,結果被蒙古軍各個擊破。花刺子模國王穆罕默德逃至一個小島,不久病死,其子札闌丁繼續組織軍隊抵抗。
為了剿滅札蘭丁,1221年成吉思汗大軍越過阿姆河,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闌丁,最後在印度河流域將他擊敗。
在此之前,在追趕花刺子模殘部過程中,成吉思汗曾命哲別、速不台率2萬騎兵西越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並進攻突厥族波洛伏齊人。1223年5月31日,增援波洛伏齊的俄羅斯和欽察聯軍在卡爾卡河畔與蒙古騎兵展開大血戰,蒙古軍獲勝。同年底,蒙古軍撤回蒙古。
第二次西征
成吉思汗死後,蒙古繼續推行擴張政策,1235年蒙古庫里爾台(議會)決定再次西征,以基輔羅斯為主要征服目標。1236年拔都率大軍從雅依克河上游橫渡西征,同年到達伏爾加河中游,擊敗保加爾人,隨後進入俄羅斯平原,相繼攻陷莫斯科、羅斯托夫、特維爾、弗拉基米爾等城,後來又攻陷並摧毀俄羅斯古都基輔。
1241年春,蒙古軍兵分兩路,一路進攻波蘭並大敗波蘭、日爾曼聯軍;另一方面拔都率領的西征主力軍越過喀爾巴阡山進入匈牙利,4月擊敗匈牙利主力攻陷佩斯城,威脅維也納,其前鋒部隊直指義大利威尼斯,全歐震驚。
1242年2月蒙古大汗窩闊台死訊傳來,拔都班師東歸,以撒萊為首都,在伏爾加河畔建立了欽察汗國(即金帳汗國)。
第三次西征
125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哥繼任大汗,1253年派其弟旭烈兀進行第三次西征。此次西征的主要目的是消滅西亞地區的木剌夷國(今裏海南岸的伊朗北部)。
旭烈兀挺進伊朗,勢如破竹的占領伊朗馬贊德蘭地區,隨即進兵兩河流域,1258年攻佔巴格達,消滅了500年歷史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同年並建立伊兒汗國。
1259年西征敘利亞,1260年4月攻佔大馬士革。9月埃及軍隊在大馬士革南面的阿音紮魯特大敗蒙古軍,終於制止了蒙古鐵騎的西征浪潮。
蒙古騎兵驍勇善戰,被譽為天下第一騎兵,在戰略上採用由近而遠、相繼占領的原則,以蒙古大漠為中心向外擴張。從公元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個世紀中,蒙古帝國以蒙古大汗為中心,通過三次西征,先後征服了今鹹海以西、裏海以北的欽察、花剌子模和東起阿爾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遼、畏兀兒,建立察合台汗國﹔鄂畢河上游以西至巴爾喀什湖的乃蠻舊地,建立窩闊台汗國;伏爾加河流域的梁贊、弗拉基米爾、莫斯科、基輔等公國,建立欽察汗國;兩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敘利亞,建立伊兒汗國;形成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