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7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白話佛法》讓“心”來“返老還童”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3 03:22: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
學佛的人怎麼樣讓自己能夠“返老還童”呢?今天跟你們講“返老還童”。我們從孩子開始一直到老年,我們孩童的時候是很開心的,然後到了中年也挺開心,到了老年越來越不開心,承受很大壓力,等到了晚年我們很痛苦。

那麼學佛的人能不能換一個概唸呢?如果我們先從老開始再到小,實際上轉換的不是身體。因爲這是由小到老的定律,我現在假設把它扭轉過來讓你們感受一下,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出生就是很老,然後越來越小,那麼你們的路應該怎麼去走呢?一生出來就很苦,牙不行了,腿不能走了,那這個時候就很當心了。如果從小生出來就這麼多苦,他一定會當心好好保護自己,會不斷地好好保護牙,不斷地好好保護膝蓋,他的牙齒會越來越好,他的膝蓋會越來越好,他就走向年輕了。

那麼接下來師父給大家講,同樣把它顛倒過來,我們講心態。人的心態,從小生出來的心態是善良、美好的,然而隨着年紀的長大,生活經曆的磨練,嫉妒人家、瞋恨人家、貪人家,這些不好的噁習上身,但是通過修心隨着年紀越來越大、時間越來越多,他的心態越來越好。他明白了,我不能嫉妒人家,因爲我嫉妒人家,會被人家嫉妒;因爲我恨人家,會被人家恨;因爲我做過很多不好的事情,我受到報應了,然後他心態越來越平和,這樣他實際上就走向兒童時代,無憂無慮。他不得罪人、他不嫉妒人家、他不去貪,他的心態不就扭過來了嗎?

(二)
所以師父跟大家講,我們先嚐儘老病死的苦,“生老病死”,“生”不算,生出來總是一樣的;“老、病、死”都是年紀大的人的痛苦,然後我們再邁向青春,是否會讓我們更加珍惜人生?過去我們很多人不懂得佛法,現在跟着師父學佛法了,你們是不是改換了人生啊?你們是不是越來越走向年輕啊?年輕了,開心了,心態是不是好了?是不是會更加珍惜身心和週圍事物的感情啊?所以人要學會反思,必須要學會反思,要用另類的思考法來考慮問題,也就是説把問題反過來想。如果現在覺得自己很苦,想一想自己過去已經苦過了,我現在已經算很甜了,對不對啊?如果現在有煩惱,想一想自己過去的煩惱比現在不知道要煩惱多少倍啊,這叫另類反思法。如果能這樣一想,你是不是就想通了?

所以,隻有經常反思自己的人,悟性才會常伴你的人生。因爲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靠的是悟性,他能夠開悟、他能夠明白,從衰老開始自己的一生。我還是再説反過來的話,人一生出來就是衰老,你們知道有沒有啊?真的有啊。有一個科學家不是説有一個小孩生出來就像一個老頭一樣,心髒、肺全部像一個成年人,他生出來就是個年紀很大的人,實際上我們生活經曆就是這樣。我們情願早一點碰釘子,我們情願早一點受磨難,我們到人間要知道自己到底要到哪裡去?我們受的這些磨難讓我們知道到底要追求什麼?如果你什麼都不懂的話,你就沒有開悟,你就不能開悟這些佛法的境界。

(三)
人的一生當中智商的髮展是最重要的,因爲心智與人和環境接觸之後它才會得到髮展。也就是人的智商髮展和他的身體、環境接觸之後才能髮展。比方説這個人聰不聰明,如果他從來不接觸人,你怎麼會知道他聰不聰明?又比方説我今天可以應付很多事情,不就是因爲我過去做過這些事情嗎?是因爲你接觸過。我今天叫你某個人處理點事情,你處理得還不錯,不就是因爲你過去處理過嗎?如果你不去接觸人和事物,你怎麼懂得去處理啊?身體的成熟不會影響到你的慧命的成長。比如一個神經病的人從小一直成熟到年紀很大,你説説看他的腦子會有智慧嗎?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隻有幾歲的智商。

所以佛法講,身體就是臭皮囊。沒有什麼作用的,是暫時的軀殼。我們身體擁有的是暫時的一個軀殼,是不能長久的。不論從衰老的外表起步,還是從可愛的嬰孩開始,實際上壽命的長短始終是一樣的。一個人壽命長短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是什麼時候起步的,你的智商從什麼時候開始,實際的生活才是你真正的生活,並不是你肉身的生活 。很多人活一輩子,晚年才聞到觀世音菩薩的佛法,覺得這個佛法太好了,讓自己解決了太多的問題,這個時候他就是個嬰兒。就像我們的週老太太因爲她剛剛知道佛法是怎麼回事,她剛剛得到了佛法的真諦,她剛剛開始活得很開心,所以她就是個“小女孩”,因爲她的心年輕了。但壽命不是我們能控製的。

(四)
我們在生活當中凡事不能看外表。因爲人很容易被外相蒙蔽了自己的本性,因爲外麵的表相很容易讓我們的智慧遺失。比如你看這個人真的老實,外表對你很好,你就嫁給他了,嫁給他之後你才知道他有多少毛病 。我這個例子就是講給你們聽,一個人的表相能把人的智慧所蒙蔽,就是讓你看不清方向,聽得懂嗎?所以要記住,認清本性、佛性你就會髮覺世界永遠是平衡的。這句話要給你們分析一下,認清這個世界,明白真理,這個世界是平衡的。舉個簡單例子“哎呀,爲什麼這個人一求就靈,他求了就不靈?”因爲人家是真求,而你沒有真求。

我們一定要髮覺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有根有源,永遠是平衡的,沒有什麼不一樣的。佛法講,一如就是一樣的。你什麼都好,你一定有你的道理,他好有他的道理,你不好一定有你的道理。一如本性,本性是一樣的。所以事情是你們自己做出來的,應該正常的事、全部的事都具有佛性的,明白嗎?

所以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我們是不能改變它的,我們隻能感嘆生命的無奈,爲什麼我們投到人間來?爲什麼我們投到人間來給我們這麼短短的時間?爲什麼讓我們投到人間來讓我們吃儘了苦頭——生老病死?人生要先苦才能甜,然而現在我們情願先苦,然後再甜。身體也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就是先苦後甜,明白嗎?一個人不吃苦,他不能得到甘甜,所以叫苦儘甘來。我們這輩子在人間把該還的都還清楚,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等到甘來了,而這個甘不一定就是你在人間馬上能得到回報的甘,那是看你今後的慧命往哪裡走了。


摘自《白話佛法》第六冊2.讓“心”來“返老還童”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17: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