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39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16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大陸安徽省淮南市的武王墩墓1號墓日前結束考古工作,專家研究後確認,墓主很可能就是戰國時期楚國君主楚考烈王。
武王墩墓位於大陸安徽省淮南市,是戰國晚期楚國的王級墓葬,由於大墓受過盜擾,為了保護文物,考古隊展開搶救性挖掘,並於近日宣布對於1號墓的考古工作全部結束,考古人員根據墓葬規模和結構形制、出土文物以及文字資料等,再對照歷史文獻綜合分析,基本確認1號墓的墓主是戰國晚期的楚國君主楚考烈王,也就是成語「毛遂自薦」故事的重要人物之一。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安徽省文物部門指出,淮南武王墩墓地是一座大型獨立陵園,面積約150萬平方公尺,其中1號墓坐落在陵園中部,上方有14公尺高的封土,墓坑為近似方形的豎穴土坑,邊長51公尺、深20公尺,東側還有一條長約42公尺的斜坡墓道,墓坑中間則是用枋木構築的「亞」字形墎室,木材上寫有墨書文字以及對應的刻鑿符號,是目前發現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楚國墨書文字。
槨室的正中央為棺室,四周則有8個側室,放置各類隨葬物,包含最高等級的禮容器、禮樂器組合,是關於楚國喪葬禮制中「器用制度」的重要資料;出土了280尊木俑,規模大、種類多且保存完好,是楚墓中首見,也顯現出楚國「以俑代人」的殉葬系統;此外還發現了數量較多的占卜用龜甲。
考古人員根據墓葬規模和結構形制、出土文物以及文字資料等,再對照歷史文獻進行分析,最終確認1號墓的墓主應為《史記‧楚世家》記載的戰國晚期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君王,在位共25年,期間將國都遷至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並命名為郢(ㄧㄥˇ)。成語「毛遂自薦」和楚考烈王也有關係,當時秦國出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宗室大臣平原君的門下食客毛遂,自薦和平原君出使楚國,並在楚考烈王面前持劍講述趙楚合作抗秦的利弊,最終成功說服楚考烈王和趙國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