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4-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58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0950
- 相冊
- 2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上課的內容無法重新再聽一次,所以下課後一定要仔細整理筆記內容。
修正與補充
如果發現筆記有錯,一定要馬上修正;如果有遺漏的地方,就要先確認後再補充。寫錯的單字也要改成正確的,符號、簡字、速記寫下的內容等,都要再改成完整的表達方式。
強調的部分
依照內容的重要性作適當的標示。對於重要的內容,可以用底線、星號、圓圈、箭頭、或不同顏色的筆來區別標示,這些一定要在下課後立刻進行,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組織與分類
若能把上課內容組織整理好,就可以更容易理解。所以最好能清楚區分大標題和小標題,並按照內容做好分類。
重新整理與整合
可以在老師的上課內容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並加以整合;也可以在老師講課內容的旁邊寫下自己的想法,或是用自己的話再重新整理。
複習與默記
上完課後最好能養成將筆記內容重新複習一次的習慣。下課後馬上複習與默記,效果會最好,就算下課後沒有時間,至少也不要拖過明天。
不同性格孩子作筆記的方式
依孩子的性格不同,可以分成會作筆記與不會作筆記兩種。
有模範型特質的孩子
模範型、行動模範型、模範研究型、模範理想型、行動模範研究型、模範研究理想型等類型的孩子都很會作筆記。只要教他們作筆記的要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讓他們了解前面所提的作筆記要領和原則,這對他們會有很大的幫助。
行動型特質強的孩子
行動型或行動理想型的孩子注意力較為散漫,常會在課堂上惡作劇或分心做其他事,所以他們很少認真作筆記。就算有作筆記,也會遺漏很多內容,所以在複習或考試時根本無法發揮效果。這類型的孩子從國小開始就不喜歡國語課,因為他們討厭聽寫,不過他們討厭的並不是聽寫考試,而是討厭為了被迫要去做「將某個句子重複寫十次」的習題。
所以一定要讓這類型孩子了解作筆記的重要性,並要求他在課堂上作完整的筆記。如果是國小學生,父母必須每週定期檢查他的筆記,當行動型小孩將筆記整理得很仔細時,一定要給他獎勵,這樣才能維持他繼續作筆記的意願。行動理想型的情況會稍微好一點,只要在檢查完筆記後讚美他,很容易就可以讓他保持整理筆記的習慣。
研究型特質較強的孩子
研究型、行動研究型、研究理想型、行動研究理想型的孩子都不太會作筆記,不過他們不會作筆記的原因和行動型特質較強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在課堂上都會專心聽老師講課,而不會忙著抄筆記,所以反而比較少看到他們抄筆記。他們認為只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就可以了解了,根本不需要辛苦地做筆記。他們甚至認為把上課內容記在腦海裡比較快,作筆記其實是在浪費時間。
行動型特質的孩子是因為對上課沒興趣,忙著做其他事或是覺得寫字很無聊等原因,所以討厭作筆記;但是研究型小孩和他們相反,他們認為老師講的內容都聽得懂,沒有必要把相同的內容再抄一遍,所以才不去作筆記。如果要他們在數學課重複解答已經懂的題目,或是叫他在筆記本上寫十遍相同的內容時,他就會抱怨連連。不需要對他們強調作筆記的重要性,如果他們上課時只有簡單抄下重點,這時候最好裝作不知道,因為當他們認為有需要時,他們自己就會認為認真找書來看。
具有研究型特質的孩子,很少會因為作筆記的關係而成績起起落落,會影響他們成績的原因並非筆記作得好不好,而是在於那個科目他們喜不喜歡。所以要求他們作筆記時,最好先充分了解他的特質,再來作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