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45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45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萃取濃縮咖啡前有必要先放水嗎?
義式咖啡的製作流程雖然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要注意的細節可一點也不少!這是常會提及的一段話。確實如此,像是在布粉時如何將咖啡粉分佈均勻、壓粉時如何施力均勻,亦或是如何打發出一份合格的牛奶奶泡,都需要透過細節上的講究來達成。
那到了萃取環節,我們要注意的細節就更多了!但在其中,就有一個動作是很多朋友至今無法理解的,而它又是老師傅在教導時一定會強調要做的動作,那就是—萃取前先空放一次熱水。
具體的操作就是在我們將手把卡上沖煮頭之前,先打開水閥釋放幾秒鐘的熱水,然後才能開始進行濃縮咖啡的萃取。很多朋友不解的原因就在於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
那其實答案很簡單,有兩點,一個是眾所皆知的原因:將沖煮頭清洗!我們在萃取咖啡以後,有些咖啡渣會因為接觸到了沖煮頭或是因為咖啡機的反吸,導致被卡在沖煮頭的濾網上。即便我們在萃取完濃縮以後會進行洗刷,但難免會有一些殘留。所以在沖煮前釋放一次熱水,有助於讓分水網更乾淨,萃取起來也不會出現被殘粉影響萃取的狀況。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為了讓濃縮咖啡的萃取更穩定,在不預放水的情況下,萃取出來的濃縮咖啡味道可能會產生意料之外的變化。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進行的實驗比較!
實驗對比
同樣都是使用20g粉萃取40ml咖啡液,差別在於將手把卡上沖煮頭之前是否有進行過預放水這個動作。而剛好此時的咖啡機已經有30多分鐘的時間沒有使用,因此倆者間的差距可以體現的更加明顯。(別問為什麼咖啡機能有半個多小時不用,問就是沒人!)
萃取完畢,分別對兩杯濃縮咖啡進行了品嚐。然後發現,未放水的那杯濃縮咖啡相對於放了水再萃取的濃縮咖啡來說,會更酸一些,並且味道稍淡(相比起來);而放了水的濃縮喝起來則會更濃鬱一些,味道更為均衡。
隨後為了確保口味沒有出錯,所以特地用上了咖啡濃度儀對咖啡的萃取率進行測量,結果分別為20.44%和21.07%。
雖然從數值上看起來相差不大,但實際反應在味道上,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相當明顯的差異。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距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萃取時使用的水溫並不一致。(前者還有壓力不穩定造成的影響)
為什麼要提前放水?
正如上文前街所說,除了清潔分水網的污漬以外,進行預放水的另一個目就是讓咖啡機的萃取更穩定。
導致萃取不穩定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不同機子產生的情況都有所不同:一種是當咖啡機長時間沒有使用的時候,沖煮頭的溫度將會因為沒有熱水浸泡而降溫。而如果此時我們直接將手柄卡上去進行萃取,那麼接下來流通出來的熱水將會被這些溫度較低的管道汲取,進而造成萃取產生偏差;還有一種則是源自於鍋爐裡的水因為靜止時間過長,導致溫度會比設定的目標更高。那麼當我們直接使用這份水來萃取的時候,咖啡很容易出現萃取過度的情況。
不只是以前的機器和現在的家用機,性能較好的商用機同樣也容易出現這類情況。所以,為了確保在萃取濃縮時的各個參數都能更加穩定,再加上附帶的清潔效果,預放水的行為還蠻有必要的。
(前街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