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45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45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三峽文石】
我的文石小蝸牛!
後面附幾個原石給大家參考一下,文石通常沒打磨看不出裡面的眼(同心圓),有部分人當作賭石在玩xd 磨出個完整色艷的眼,往往價格數千起呀…
文石,古人將有紋理的石頭稱作文石,也有人稱紋石,並非指單一種石類,而台灣在澎湖及三峽也有文石出產。
台灣出產的文石,因同心圓似眼睛般,也有人稱作眼石,並有著天使之眼、大地之眼等美稱,後來的三峽文石為作區別,取名「聖眼文石」,也有神聖、珍貴之涵義。
澎湖文石,據已知文獻早在明代就有在賞玩,起初為皇宮貴族、仕紳富豪及文人雅士作為文房清玩、雕件把玩;清朝在澎湖設書院更是直接以當地盛產文石命名「文石書院」,以文石喻君子多采博學以勵學子。
到了日治時期更是大量開採文石至日本,製作捲軸上的風鎮、佛珠、髮繫、覘台等物品,至民國50~70年代大量推廣備受歡迎,近年因環境保護聲浪高漲,已明令禁止大規模開採,有許多是進口或以三峽文石稱作澎湖文石來賣
三峽文石最早由岡本要八(1909)在大嵙崁的角板山社(現今大溪鎮)發現,主要分布於中新世晚期角板山火山活動噴發的玄武岩中,從三峽五寮、復興三民、大溪、關西到竹東一帶,因早期文石的加工交易大多在三峽,故習慣稱為三峽文石。
三峽文石,主要由鈣、鎂、鐵之碳酸鹽類(方解石為主,及菱鐵礦、鐵白雲石、白雲石、霰石等)與矽酸鹽類(玉髓、石英、蛋白石)及部分黏土礦物、綠泥石、赤鐵礦、黃鐵礦等礦物組成,在玄武岩冷卻產生的氣孔中,與海水溶液、地表沉積岩礦物等交互作用,過飽和溶液在氣孔內結晶、沉澱、填充,形成一圈圈的同心圓紋路,成分和澎湖文石有些微不同,但主成分皆以碳酸鹽類為主。
在過去研究中指出文石主要以霰石(Aragonite)為主要礦物,甚至有些研究直接將霰石稱作文石,但台灣文石常為多種礦物的集合體,非單指霰石。
且在後續研究中發現霰石成分不比方解石,有些文石中甚至不含霰石,故稱霰石為文石在狹義上可能會有點爭議。
※霰石與方解石為同質異像體(成分同為碳酸鈣但物理性質有差異),霰石在地表常溫常壓下並不穩定,會慢慢的轉變為方解石
文石在賞玩上特別注重眼的形與色,非常考驗加工的技巧,文石的眼(球狀的同心圓部分)常見脫落,所以在加工中經常會上膠填補、固定,或將空洞以其他較佳的眼鑲嵌,並常與附著的玄武岩做巧雕。
在習慣上,大家把有同心圓的稱作「文石」;將無眼睛的方解石、霰石部分稱「菜頭」,一些條狀(多附著於大塊玄武岩孔隙中)稱作「石筍」。
在文石撿拾地五寮、三民地區也有許多賞玩石種(紋帶玉髓、火山茅玉髓、金芒玉髓、異象玉髓、木化玉、雜化玉、黑石、梨皮石、鐵丸石等),是本土玉石玩家的知名撿拾地點。
山區許多是私有地,早期很多民眾常跑到農地中亂挖,當地居民不堪其擾也較警覺,在逛在撿的時候注意別亂闖近私有地唷!
撿拾地離我家不遠但我只去撿過一次…
以前還買了一小批原石想來磨看看,到現在都還沒動,而且文石含鐵…有一些原石擺著還擺到氧化變色啦xd
三峽文石協會不定期會在文物館辦展,以及在老街的媽祖廟舉辦推廣活動diy磨文石,大家在逛老街的時候可以留意看看,老街上也有幾間店舖在賣文石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
石種:文石
地點:三峽五寮~桃園三民
來源:愛石頭的九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