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8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0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4血型好發疾病」曝!醫:A型易得胃癌、B型肝癌機率增
你的血型可能決定你容易生什麼病。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血型的確會影響某些疾病的風險,像是A型血容易發炎、罹患胃癌機率較高;B型血肝病風險高,應避免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O型血凝血功能較弱,出血性疾病風險較高;AB型血則可能同時承擔A、B兩種血型的風險。但他也強調,血型決定的是傾向,是否會生病仍取決於生活習慣。
張家銘醫師在粉專發文說明,血型就像細胞的穿搭,紅血球上的糖分子決定「哪些病原體」喜歡找上門。他解釋,人們的紅血球外包裹著一層糖分子,不同血型代表不同的糖組合,而這些糖分子不只影響輸血相容性,還影響病原體的「黏附能力」。換句話說,不同血型者,就像穿著不同花紋的外套,某些病菌會特別喜歡某些花紋,「於是不同血型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健康風險。」
張家銘說,這些糖分子不只貼在紅血球上,還存在於腸胃道、呼吸道、血管內壁,影響身體如何對抗病原體,也影響血液流動、凝血功能,甚至與癌症風險有關。
張家銘分析「4種血型罹病風險」,當知道自己的健康弱點時,就能針對性地預防:
A型血:容易發炎,胃和心血管要特別注意
A型血人紅血球表面有A型糖分子,使某些病菌(如幽門螺旋桿菌)特別容易附著在胃壁上,罹患胃癌的機率較高。另外,A型血人的免疫系統容易產生較強的發炎反應,這在某些情況下是好事,但若發炎失控,就會成為慢性疾病的溫床。發炎較明顯,恐讓血液較容易凝固,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A型血人最需要注意胃部健康,特別是有慢性胃炎或胃潰瘍,需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確診後一定要確實接受完整的抗生素療程,避免細菌殘留引發長期發炎,進一步增加胃癌風險。此外,可多攝取抗發炎食物,如深色蔬菜和 Omega-3脂肪酸,以平衡身體的發炎反應。
B型血:肝病風險較高,免疫系統反應獨特
B型血人紅血球上有B型糖分子,對於某些病原體而言就像「專屬停車位」,其中和B型肝炎病毒的關係特別密切,這提升感染B型肝炎的機率,也較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病或肝癌。
B型血人最需要注意肝臟健康,特別小心B肝的傳播,並確認是否已接種B肝疫苗。若已帶有B肝病毒者,須定期追蹤肝功能,避免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另外,也要避免過量飲酒,減少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飲食,降低肝臟負擔。
O型血:出血性疾病風險高,容易胃潰瘍
O型血人的特點是紅血球上沒有A或B型糖分子,讓某些病菌找不到「落腳點」,因此在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瘧疾)上的風險較低。但缺少這些糖分子,也存在一些獨特的健康挑戰。
O型血人凝血功能較弱,出血性疾病的風險較高,例如感染登革熱時,可能比其他血型者更容易出血或病程更嚴重。另外,O型血人胃酸分泌較多,容易胃潰瘍。飲食上要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取,並在出現胃痛或消化不良時及早檢查,確保胃部健康。
AB型血:同時承擔A、B型風險,免疫系統反應較複雜
AB型血人的紅血球上同時帶有A和B型糖分子,在某些情況下享有A型或B型的優勢,但同時也可能承擔2種血型的風險。例如,AB型血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於O型血,免疫系統反應也較複雜。這代表AB型血人應同時關心心血管與肝臟健康,平時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定期健康檢查,有助於減少潛在風險。
血型只是健康的一部分,關鍵還是生活/運動/飲食習慣,並不代表某種血型就一定會得某種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