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Robert A. Emmons博士和邁阿密大學Michael E. McCullough博士在感恩心理學上做了一個研究,
目的乃探討面對感恩與沒有面對感恩的人,他們在不同情境下會怎樣展現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差別。
在研究過程中,參加者被隨機分配到三個特定的群組裡(一個不斷遭遇煩擾困惑、一個在有感恩祝福和一個在一般環境下的生活境況),
並需按星期(第一期)和每天(第二期)日程回報以下的表現,例如情緒變化、相應行為、健康舉動、身體反應和整體生活評估等。
測試後發現,主力匯報感恩行動的一組參加者,在三組比較當中,明顯在幸福感方面展現最為積極和正面,
研究結果反映,常存感恩的人,似乎他們的健康感、快樂感、與人關係和正面幸福感等指數都相對其他人為高。
是項研究證明感恩與幸福感的密切關係,教導孩子懂得感恩,他們的幸福感自然會提高。
以行動回應,可以由生活小事做起,例如:
1.給自己和朋友或家人定期撰寫一些感謝信,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欣賞
2.每天或定期寫下日記,記錄一些簡單的感恩事情,例如今天的開心小故事、一頓豐富的晚餐或愉快的談話
3.自己與自己的內心對話,自我鼓勵,讓自己感受到開心感恩的事情
4.為自己制定一個感恩時間表,把要感恩的人和事情寫下來,作生活回顧
5.使「正念冥想」成為自己的生活習慣,專注欣賞一刻的寧靜、大自然的聲音和一些讓你感到開心的事物。
請即時採取感恩行動,向人表示關愛、欣賞與感謝。當你能常懷感恩,善待別人,別人也會如此回報於你。
肯感恩,我們便會更快樂、更健康;能夠好好掌管自己生命,也能夠輕鬆面對問題,為自己解困,並以感恩之心迎接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