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脾胃傷 百病生 中醫授三大招健脾養胃 [複製連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12: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古代醫家提到「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中醫觀點認為,脾胃功能較虛弱時,
容易出現食慾減退、腸胃脹氣、軟便腹瀉、水腫等症狀,這些都是濕氣重的現象。
那麼脾胃功能差是如何引發濕氣的呢?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健脾養胃呢?一起來看看。



治百病 從健脾胃開始
有別於西醫對脾的概念,中醫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
意指人喝的水和吃的食物靠脾胃消化、吸收,然後輸送到全身各部位與五臟六腑,以供應人體生命活動所需。
此外,脾還負責將體內多餘的水分運輸出去,維持水液的平衡。

從五行學說來解釋,脾對應到土,就是中醫講的「脾土」。
土喜乾燥不喜潮濕,一旦濕邪妨礙脾的氣機,脾就無法好好運作,
進而影響了營養和水液的運輸功能,濕氣漸漸阻滯在體內,便引發上述濕氣重的現象。
(延伸閱讀:常吃冷食、吹冷氣不利養生 中醫師授補救3法寶)

古代醫家還提到「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保養脾胃的重要性。

健脾養胃三大招
如何護養脾胃以預防疾病?可以從飲食、生活習慣、按摩等方面做起。

遵循益脾胃的飲食原則
・飲食宜清淡:脾胃喜歡清淡的食品,所以要避免過鹹、過甜等重口味食品,以及濃茶、咖啡、烈酒等刺激性飲品,以免增加胃酸分泌,導致胃食道逆流,也就是俗稱的火燒心。
・攝取溫暖平和食物:脾胃喜歡溫暖屬性平和的食物,不宜攝取寒涼或太過燥熱的食物。俗語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過食寒涼是腸胃病最常見的原因。即使夏天天氣再熱,要儘量克制飲用冰飲、吃冰品。
・多食用黃色食物: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色中屬黃色;若想養好脾胃,可多食用黃色食物,例如:小米、南瓜、地瓜、紅蘿蔔等,食物中的甘味有益脾健胃的功效,可以保護脾胃健康。
・吃益脾的甘味食物:甘味食物,像是山藥、大棗、薏苡仁是健脾去濕的好食材。
小叮嚀:甘味食物食用要適量,否則容易把脾胃之氣壅滯住,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引起反效果。

保持正向心情 避免憂思傷脾
《內經》指出「思傷脾」,中醫認為思慮過度容易影響生理機能,導致氣滯,進而影響脾胃的運作,出現消化不良或脹氣的狀況。
因此建議儘量放鬆心情,適時釋放壓力,平日保持規律作息,並搭配適當、規律的運動,以加強腸胃蠕動,促進胃腸的血液循環。

按摩三穴道健脾除濕
按摩下列3個穴道亦為保養脾胃的好方法。
取穴方法:


・內關穴:手腕兩筋之間,腕橫紋正中往手肘方向三橫指寬處。


・豐隆穴:膝蓋外側凹陷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


・足三里穴: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四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每天選取2〜3組穴位,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輪流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健脾除濕,打造健康的體質。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0 23: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