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1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65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741
 - 相冊
 - 1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狗狗皮膚病會有哪些症狀? 
搔癢:搔癢是飼主第一時間可觀察到的症狀。 
由於平常的狗狗就有可能這邊搔搔、那邊抓抓,但當搔癢的嚴重程度及頻率過高時,就要懷疑是否有皮膚的問題出現。 
另外,不僅有用前後腳去搔抓身體,用舌頭舔舐以及身體去摩擦其他物體也是皮膚搔癢的可能表現。 
皮膚出現異常的東西:若皮膚冒出平時沒有摸到的突起,可能就要考慮是否有皮膚的疾病出現, 
包括:斑塊、膿包、水泡、肉芽、粉刺以及結痂等。有時候因為表面有毛髮覆蓋,無法直接用肉眼辨識, 
建議飼主平常多摸摸狗狗的體表去檢查是否有異常生長的物體。 
皮膚的顏色變化:雖說每隻狗狗天生的皮膚顏色不太一樣,甚至身上不同區域有不同顏色,但很多時候皮膚症狀是跟皮膚顏色的改變有關,例如發紅、黑色素沉澱等。 
毛髮生長狀況異常:毛髮稀疏甚至完全掉光,都是常見的皮膚疾病症狀,原因是外力搔抓導致的掉毛,或是內分泌疾病誘發的非搔癢性毛髮稀疏及脫毛。 
皮膚毛髮的味道改變:狗狗洗澡的頻率不同,平常聞起來的味道會不太一樣。但若出現難聞的氣味且同時出現其他的皮膚症狀,就要懷疑皮膚是否出了狀況。 
 
狗狗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狗狗常見的皮膚病,從細菌、黴菌或寄生蟲感染到過敏、異位性皮膚炎,大致有7種。獸醫師馬鈺展舉例: 
1.遭叮咬:常見的有跳蚤、壁蝨,會導致狗狗皮膚發癢、發炎紅腫。 
2.細菌、黴菌感染:外來致病原或是本來就在環境中的細菌和黴菌,皮膚都有機會被感染,症狀包含皮屑、結痂、脫毛、膿包等。 
3.脂漏性皮膚炎:狗狗的脂漏性皮膚炎是皮膚表面油脂分泌或累積異常,症狀包括大量皮屑、皮毛變得油膩、異味臭味重等。 
4.食物過敏:若狗狗吃到導致皮膚較敏感發炎的食物成分(多數為蛋白質)會導致搔癢及皮膚紅腫等症狀。 
5.異位性皮膚炎:狗的異位性皮膚炎原因與人類相似,是皮膚先天的屏障不完整,加上過敏體質,外界的過敏原入侵後,誘發發炎、乾癢、脫屑等症狀。 
6.內分泌性皮膚病:可能原因包括甲狀腺功能低下和庫欣氏症。常見的症狀是軀幹對稱、非搔癢性脫毛,進一步會有皮膚變薄以及其他部位的脫毛等症狀。 
7.自體免疫性皮膚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皮膚,有時甚至同時出現身體其他器官的傷害。 
 
狗狗皮膚病如何治療? 
針對上述常見的狗狗皮膚病,會有相對應的治療措施,馬鈺展指出,一般治療會先用外用藥,效果有限再改口服藥, 
因為口服藥物要吃一段時間,例如抗黴菌藥要吃約6週、抗生素約4週,可能造成狗狗身體額外負擔。 
 
1.叮咬:主要是症狀治療,可以使用預防藥物來治療,跳蚤、壁蝨接觸藥物會麻痺而掉落;另外會提供類固醇、抗組織胺止癢、抗生素抗感染。 
2.細菌、黴菌感染:使用藥用洗劑、外用抗生素。 
3.脂漏性皮膚炎:抗黴菌藥物,同時給予含有水楊酸和硫磺的洗劑,可以幫助皮膚角質代謝。 
4.食物過敏:給予抗組織胺與類固醇止癢,但最重要的是要找出食物過敏原。 
5.異位性皮膚炎:除了抗組織胺與類固醇止癢、抗生素防止搔抓後的傷口發炎,還會使用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等,也會給予較具保濕效果的洗劑。 
6.內分泌性皮膚病:以最常見的甲狀腺功能低下來說,會給予甲狀腺素,但也要考慮是否為腦下垂體腫瘤的可能性。 
7.自體免疫性皮膚病:免疫抑制劑,例如較大劑量的類固醇與環孢素(Cyclosporin)。 
 
狗狗皮膚病會傳染給人嗎? 
可能,但少見。馬鈺展指出,若狗狗的皮膚病是因為細菌、黴菌及寄生蟲感染, 
有機會透過直接接觸狗狗的皮膚或毛髮、體液等分泌物進一步傳染給飼主。 
不過狗狗皮膚病的症狀有時很類似,無法光靠肉眼就確定皮膚病的原因, 
因此在尚未確定疾病前,飼主應避免直接接觸,或接觸後盡速清潔自身碰觸的部位, 
並給獸醫師診斷是哪種皮膚病,確認是否是人畜共通傳染病。 
 
狗狗皮膚病會自己好嗎? 
狗狗的皮膚病有機會自己好。馬鈺展表示,較輕微的皮膚疾病有機會靠狗狗皮膚正常代謝自行康復。 
但大多數的狀況之下,如果已經有明顯的症狀出現,適當的治療就能痊癒或控制病情。 
通常建議,就算狗狗的皮膚疾病有機會自己復原,仍應就診找獸醫師確認, 
若是需要治療的皮膚疾病,拖延病情可能延長用藥時間和恢復期, 
也會增加狗狗不舒服的時間。 
 
吃什麼對狗狗的皮膚好? 
狗狗的皮膚健康,營養均衡非常重要,馬鈺展列舉: 
不飽和脂肪酸Omega3:Omega3脂肪酸與調節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有關, 
因此對於一些狗狗有慢性皮膚發炎搔癢問題,若適度補充有助於長期穩定控制, 
甚至減少正在使用的藥物劑量。除了皮毛之外,Omega3脂肪酸也對心血管和關節健康有關。如:魚肉(鮭魚、鮪魚、鯖魚、沙丁魚)、亞麻籽(亞麻仁油)、奇亞籽。 
●維生素E:能減緩皮膚搔癢等過敏反應產生的症狀,對於毛囊的健康維持以及毛髮生長也有幫助。如:藍莓、青花菜、地瓜、鮭魚。 
●維生素A:促進皮毛健康。維生素A可以促進皮膚的細胞生長分化及修復、調節皮脂的分泌。如:動物肝臟、蛋黃、紅蘿蔔、青花菜、地瓜、南瓜、番茄。 
●維生素B群:維持正常毛髮生長,使表皮角質層完整以減少水分散失。如:大多數的動物來源蛋白質(尤其是內臟)、蛋、紅蘿蔔、香蕉、芒果、玉米粒。 
●鋅:鋅可讓毛髮柔順有光澤,同時鋅也與免疫系統的健全有關。如:紅肉(牛鴨豬羊等)、南瓜籽、芝麻、牡蠣、全麥類食物。 
●蛋白質:狗狗的皮膚及毛髮皆需要蛋白質或胺基酸作為原料,若能夠提供品質良好且足量的蛋白質,通常皮毛會比較漂亮、完整。 如:雞肉、火雞肉、羊肉、牛肉、豬肉。 
不過馬鈺展提醒,均衡的營養對狗狗才是最好的,不建議單一食物種類給太多,建議可與獸醫師討論。 
 
推薦閱讀:過敏原檢測有幾種?過敏原檢測費用、就診科別一次看 
如何預防狗狗皮膚病? 
造成狗狗皮膚問題的原因很多,除了個別種類的狗狗體質外, 
以下列出幾項可在日常生活中做的預防措施,可幫助維持狗狗的皮膚穩定,進而減少疾病發生: 
 
維持飲食均衡、盡量避免頻繁更換食物或是給予人食用的食物。 
固定清潔環境,減少塵蟎以及室外飄入植物花粉種子等可能過敏原。 
預防用藥:要定期使用預防寄生蟲的藥物。 
定期洗澡:洗澡可以幫助老廢角質及毛髮代謝,移除過多的皮脂,減少微生物滋生。 
使用皮膚保健品:市面上有多種針對皮膚保健的複方營養品,可與醫師討論後再使用。 
狗狗皮膚病常見問題: 
狗狗皮膚病治療費用? 
狗狗皮膚病種類繁多、治療方式五花八門,即使是同一種皮膚病,也會考量狗狗身體狀況、 
是否有其他疾病、方便給藥的方式、飼主醫囑遵從度、是否需要長期控制等因素決定治療方式,費用會有所不同。 
 
另外,有些皮膚疾病在檢查及診斷時就會產生一筆花費,這也是飼主要考慮的。馬鈺展表示, 
藥物如果只有1、2週的口服藥物或是外用的洗劑和藥膏,可能只需要數百元到1,000、2,000元; 
如果狗狗的皮膚病需要長期控制,則無法預估累積起來的費用。 
 
馬鈺展認為,狗狗皮膚病的治療費用很難預估, 
可以參考各縣市獸醫師公會公布的收費標準,同時多與獸醫師討論, 
獸醫師會很願意解釋預計的花費,除了減少不必要的認知誤差外,也可維持良好醫病關係。 
 
狗狗皮膚病會傳染給其他狗狗嗎? 
狗狗皮膚病可能會傳染給其他狗,例如「細菌」、「黴菌」及「寄生蟲」都會在狗狗之間傳播, 
尤其是和帶原的狗有頻繁接觸或是體表有傷口等狀況下,被傳染的機會更高。 
 
狗狗皮膚病可以洗澡嗎? 
狗狗使用的洗毛精是皮膚病治療的重要一環,洗毛精可分為藥用和非藥用: 
 
藥用洗毛精:由獸醫師處方開立,含有藥物成分,在一段時間內連續使用,若皮膚症狀消失就停用。 
非藥用洗毛精:一般寵物用品通路都買得到,以保養用成分為主,大多數可以長期使用。 
以皮膚病來說,例如細菌性毛囊炎或是黴菌感染,可使用含有抗微生物成分的洗毛精, 
若狀況穩定後就可停用並更換為原本日常使用的洗毛精。 
 
異位性皮膚炎的狗狗通常皮膚保水力較差、容易皮膚乾燥, 
因此在日常保養用的洗毛精會添加保濕成分,幫助降低搔癢; 
若異位性皮膚炎的狗狗使用去油污能力過強的洗毛精,會使乾癢狀況更嚴重。 
 
馬鈺展表示,狗狗是否能在皮膚病期間洗澡,要與醫師討論,以選擇最適合狗狗在罹患皮膚病期間的洗澡計劃。 
 
狗狗皮膚病好不了可能是什麼原因? 
狗狗皮膚病的治療有時會遇到即使看了醫生,也未能夠順利痊癒的情形,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飼主的用藥是否正確 
是否有遵照醫師的醫囑和建議 
狗狗罹患的是否為需長期控制的皮膚疾病 
診斷是否正確或治療需要修正 
 
 
 
 
 
 
 
來源:康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