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4-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54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286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隨著年紀增長,很多人會發現體力越來越差、減肥都沒效果,甚至記憶力下降。醫師表示,此並非單純老化,往往與粒線體功能衰退有關。然而,透過適度「吃點苦」,像是短暫的間歇性斷食、高強度運動,以及低氧訓練,能促進粒線體修復,讓細胞變得更強壯、更耐用,有助於預防慢性病、延緩老化。
粒線體是什麼?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粒線體是細胞內的「發電廠」,負責把食物轉換成能量,供應給全身細胞使用。然而,當粒線體開始老化、效率變差,所產生能量不夠時,細胞就會進入「低電量模式」,導致全身代謝變慢。其影響的不只是體能,還可能增加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阿茲海默症等風險。
3方法能強烈刺激粒線體
不過,張家銘說,粒線體並非無法修復,反而它有一種特殊的「自我升級」機制,只要給它適當的壓力,就能讓它變得更強大、更高效。研究顯示,包括間歇性斷食、高強度運動及低氧訓練,這3種策略能夠強烈刺激粒線體的適應能力,讓身體變得更有活力,甚至降低慢性病風險。
張家銘指出,若一直讓身體待在「舒適區」,細胞就會變得懶散,粒線體的效率也會逐漸下降。但若能適時給身體短暫壓力,細胞就會被迫適應,進而變得更強壯、更耐用,甚至有助於預防慢性病、延緩老化。
「間歇性」讓粒線體回春
張家銘進一步解釋,這3種方法之所以能提升粒線體及細胞功能,關鍵就在於「間歇性」。以間歇性斷食來說,並不是要長時間挨餓,而是讓身體偶爾經歷短暫的能量短缺;高強度運動也非每天都要過度操練,則是透過短時間的強烈刺激,讓粒線體升級;低氧訓練亦不是長期缺氧,而是讓身體適應氧氣變化,提高細胞效率。
這種短期的不適,換來的卻是長期的健康。張家銘說,現代醫學大多專注在補充營養,但事實上,細胞並不只是需要營養,它更需要適度的挑戰。透過讓細胞適度「吃點苦」,它會變得更聰明、更高效、更健康,甚至更長壽。這就是生物進化的智慧,順應此機制,可讓身體回到最理想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