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4-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02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86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家修道五十關之「猜議關」、「懸虛關」、「妄想關」是什麼?
道教修道五十關五十關中所謂「關」是指阻礙通行的要塞,隘口。此「關」不通便達不到目的地。這裡是指阻礙學道、明道的關口。也可泛指學業、事業和進德修業之「關」。這些「關」有出於自然界的,有社會人際方面的……都源於自身的修養程度和對事物認識、理解、把握的準確性,更與自身的努力程度等密切相關。
猜議關
道,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有有為,有無為,道之玄妙,有言之而言不出,論之而論不及者,況以有形喻無形,以有象指無象,似是而非,何能真知確見,不求真師,只求於己,終身持守,牢不可破,須把生平自負才能伎倆除去,尋求真師,開明奧義。萬不可以自己假聰明,妄議猜量,自哄自也,否則,不證於人,只求於己,不是在外搜尋,便是身內做作,妄想明道,難矣。
懸虛關
三教聖人,皆以真心實用為貴,而不以懸虛作事也,修真之道,窮理、盡性、至命之學,道門有三乘之法:務上乘者乃上智之人,易於會悟,一了百當,生而知,安而行也,務中乘者乃中智之人,因象會意,聞一知二,學而知,利而行也,務下乘者下智之人,極力研究,功深方得,困而學,勉強而行也,三乘之法在人量力而行,然雖分三等,俱要從實地上用功,若懸虛不實,略不關心,不但中下之人終無進益,即上智之人亦落於空亡,或誦讀經書,走馬看花,絕不用心思搜,偶見明人,即欲順手取道,取之不得,即便退步,今日求王,明日拜李,忽然學此,忽然學彼,主意不定,志念不長,何嘗以修道為大事?往往在道門一世,終無所長,豈不可悲可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何患大道不明,懸虛不實,行事荒唐,虛度年華,妄想明道。
妄想關
道必真知實行,非空空妄想而可得也,人為世情所迷,名利所惑,恩愛所牽,認假棄真,立不起志氣,振不起精神,用不得功力,順其所欲,一任識神作殃,方要向前,即便退後,方欲為善,卻思作惡,自古成真仙佛,不知受盡多少苦楚,方遇真師,不知受盡多少磨煉,方能聞道,不知曆過多少艱險,方能成道,空空妄想,只此一念便是不能明道的孽根,道且不能明,更何望其成。
來源:道站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