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13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40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當你相信自己很笨,這個信念就會讓你變更笨!
要是我們想在生活中做出巨大的轉變,關鍵就在改變思維模式,也就是我們看世界的那副眼鏡。
思維模式是什麼?
有一個字眼可以用來形容認知,那就是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是你看待事物的方式、觀點、參考架構和信念。
我們的思維模式經常有所偏差,因而帶來種種限制。例如,你可能相信自己沒有上大學的條件。可是請記住,托勒密和你一樣,堅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思維模式就像一副眼鏡。對自己和生活抱持不完整的思維模式時,就像戴上一副眼鏡,無論注視任何東西,都會使你產生錯誤的認知。結果,你看到什麼,最後就會得到什麼。例如:你相信自己很笨,這個信念就會讓你變得愚蠢;要是你相信你的姊姊很蠢,就會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看法,而且在你的眼裡,她也會始終保持愚蠢的樣子。相反的,要是你相信自己很聰明,這個信念會把玫瑰色的光環,投注在你做的每一件事上,進而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
有個名叫克里斯蒂的女孩曾跟我談過,她有多麼喜歡高山之美。有一天她去看眼科醫生。她驚訝地發現,她的視力比自己想像的差多了。戴上新的隱形眼鏡後,她很驚奇竟然能看得這麼清楚。誠如她所言:「我這才明白,高山、樹木,甚至是路旁的交通標誌,都包含許多細節,它們遠超過我的想像。這是最奇特的一點。我一直不曉得自己的視力有多麼差,直到我體驗到它們可以好到什麼程度,我才明白這一點。」
事實往往就是這樣。因為思維模式的混亂偏差,我們常常不明白自己究竟錯過多少東西。
對自己的思維模式
停下來,想想這個問題:「我的思維模式究竟是幫助了我,還是阻礙了我?」
我的妻子莉貝卡在愛達荷州的麥迪生高中讀高一時,有一天班上傳下麥迪生小姐選美比賽的志願報名單。莉貝卡和其他女孩一樣,都在單子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坐在莉貝卡旁邊的琳達卻直接把單子傳給別人。
「簽吧,琳達。」莉貝卡堅持要她簽。
「哦,不。我不行。」
「來吧。這會很好玩的。」
「不,真的。我不是那一型。」
「妳當然是。我覺得妳會表現得很好。」莉貝卡為她打氣。
莉貝卡和其他同學不斷鼓勵琳達,直到她在單子上簽名。
莉貝卡當時並沒有想太多。但是七年後,她接到琳達寄來的一封信,信上提到那天她內心劇烈的掙扎。她向莉貝卡致謝,覺得莉貝卡點燃她生命的火焰,改變了她的生活。琳達寫道,高中時代的她深為自卑所苦。莉貝卡卻認為她可以參加選美大賽,使她深感震驚。當時她之所以答應簽名,只是為了擺脫莉貝卡和其他同學。
但是她只需要這點勇氣,琳達指出,儘管沒有贏得名次或獎項,她仍克服了一個更重大的阻礙:自卑感。比賽過後的第二年,琳達當選為學生會主席,她培養出一種活潑外向的性格。
消極的思維模式會讓我們替自己設下許多限制。同理,積極的思維模式會使我們把隱藏的優點發揮出來。你可能會問:「假如我對自己的思維模式完全扭曲了,我該怎麼修正?」有一個方法是花點時間,跟相信你、給你打氣的人相處。對我來說,我母親就是這種人。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母親總是相信我,尤其是當我懷疑自己的時候。她總是說:「西恩,你當然應該去選班長。」或是「去問問她。我有把握,她一定很想跟你出去。」每當我需要肯定,我就跟媽媽聊聊,她必會擦亮我的眼鏡。
若是詢問任何一位成功的人物,對方一定會告訴你,他們背後有一個人總是對他們充滿信心,這個人可能是老師、朋友、父母、監護人、姊妹、爺爺、奶奶,只要一個人就夠了。你不必害怕依靠這個人,也不必擔心從對方那裡汲取養分。去找他們,請他們給你忠告,並試著從他們看你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你會發現,新眼鏡帶來的差異是多麼明顯!就像有人說過:「如果你能揣想神要你成為的那種人,你就會振奮起來,與原來的你判若兩人。」
對別人的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的應用對象不僅包括自己,也包括別人。如果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便能了解別人為什麼會表現失常。
貝姬對我談到她改變思維模式的經過:
高一時我有個朋友名叫金。她基本上是個好人,但是隨著第一學年的展開,跟她相處變得愈來愈難。她很容易覺得受到侵犯,經常感覺遭到冷落,情緒起伏很大,所以我的朋友和我打電話給她的次數愈來愈少,甚至不再邀她一起玩樂。那一年過後的暑假,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地。回家後我跟一個朋友聊起大家的近況,她告訴我所有八卦、各人的戀愛史、誰跟誰約會等等,突然間她說:「哦!我提到金了嗎?她最近過得很不好,因為她爸媽正在辦離婚,情況非常糟糕。她的心情簡直壞透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看法徹底改變了。我不再為了金的作為生氣,卻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在她需要我的時候,我卻拋下她不管。由於這個小小的訊息,我對她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了。
想一想,讓貝姬的思維模式發生改變的原因,其實只是這麼少的一點新資訊;而我們往往還沒得到全部的事實,就先判斷了別人。
莫妮卡也有類似的經驗:
我以前住在加州。在那裡,我有許多好友,所以我並不在乎新來的人。我認為,新來的人應該自己想辦法處理各種問題。後來我搬家了,成為那裡新加入的孩子,我希望別人在乎我,也希望能成為那裡某個群體中的一份子。現在我看事情的角度和以前大不相同。我知道一個朋友也沒有是什麼滋味。
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可以使我們待人的態度產生極大的轉變。我敢打賭,從現在開始,莫妮卡會用截然不同的態度,對待她家附近新搬來的孩子。
以下是一篇《讀者文摘》的文章﹝投稿者為丹‧格雷林(Dan P. Greyling)﹞。這篇文章是思維模式改變的一個典型範例:
我有個朋友在歐洲待了很久,後來返回南非的途中,她在倫敦的希瑟爾機場(Heathrow Airport)短暫停留了一會兒。於是,她買了一杯咖啡和一小包餅乾,拿著行李搖搖晃晃走向一張沒有人坐的桌子。當她開始看報紙,她發現有人窸窸窣窣地在拿她桌上的東西。從報紙後面,她吃驚地見到一名衣冠楚楚的年輕男子,正在拿她的餅乾吃。她不想引起大家的注意,便往前靠,取了一塊餅乾來吃。一分鐘過去後,窸窸窣窣的聲音更響了,他正在取用第二塊餅乾。
他們吃到只剩一塊餅乾時,她十分生氣,可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結果,那位年輕人把餅乾分成兩塊,把一塊推到她面前,自己吃掉另外一塊,然後就走了。
過了一會兒,傳來登機廣播,這時她仍然氣得七竅生煙。結果她打開提袋時,赫然發現自己的那包餅乾就在裡面。她剛才吃的原來是那個男人的餅乾。在這一刻,她簡直困窘得無地自容。
試想,這位女士尚未發現袋內的餅乾時,對這個衣著整齊的年輕人會有什麼感覺?
「這個小子是多麼粗魯、多麼厚臉皮啊!」
想一想,事後她會有什麼感覺?
「真是難堪!他是多麼好心,竟然把最後一塊餅乾也分給我一半!」
這個故事的重點非常簡單,我們的思維模式經常是不完整、不正確,或是亂成一團,同時,從自己有限的觀點來看事情,我們很少看到全貌,也很少蒐集到所有的事實。因此,我們不該太快下判斷,給人貼標籤,對自己或別人形成僵化的意見。
此外,我們應該開放心胸,接受新的資訊、觀念和看法。當情況清楚顯示,我們的觀點是錯的,我們就該心甘情願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要是我們想在生活中做出巨大的轉變,關鍵就在改變思維模式,也就是我們看世界的那副眼鏡。換掉這副眼鏡,其他的一切就會隨之發生。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你的大多數問題(在人際關係、自我形象或態度方面的問題),都是混亂的思維模式所造成的結果。文/西恩.柯維
摘自《7個習慣決定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