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19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506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五雷符中的五雷,到底是哪五雷?
我們從古藉法本上,並不能發現:五雷符這幾個字的出現頻率非常之高。因為玉霄一府,所統三十六天,各分曹局,所以總司五雷,天臨三界者也。且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因此雷者,一出則五,這是雷部的官方制式之一。
五雷符的作用,和符文的形式關係並不大。但和符咒的入意取炁,書諱結煞關係很大,直接決定了符咒的用途。像早期的五雷符,一個“雷”字就可以書寫完成,但現在的信眾不認呐,總覺得必須有五個看不懂的符文組成才行…
就像這個單字的五雷符,屬於雷形統轄,任何的雷部符文,皆由這一個字演化而出。“雨”字頭入意左右二垣大將軍,“田”字入意雷公電母、風伯雨師。而周圍的五方使者縈繞,分別入意的為:東方馬使者,南方郭使者,西方方使者,北方鄧使者,中央田使者,由飛捷張使者統領五方蠻雷使者一炁回雷。
其雷公律令咒語更是霸氣無比,選一段:“雷兵八百萬,騰散崆峒中;敢有拒逆者,元帥令不容…”
而到了大洞法籙裡的五雷符,又有了新的理解,三台下的五雷格局較大,雷祖作為東方寅卯處來入諱,演化至東南巽位始,九炁而生,正出雷門。從法本上看,很明顯,這個五雷符是用來安魂定魄的,並不以鎮宅為主。最後塗完之後,就是三個點,五個黑圈。其美觀程度,現代人審不了…
另外,在道法會元中,存在著大量形式的五方雷符,種類繁多,但基本上是依五行而分類為:東方青雷、西方白雷、北方黑雷、南方赤雷、中央黃雷。這不難理解:一者,因天有四方四隅,分為九霄,惟此一霄居於梵炁之中。在心曰神,故曰神霄。所以心神內煉,必以五行而顯化;二者,雷是先天一氣,而五則是元神真意,人人本具,個個不缺,所謂天地五雷,人本均有,是性無不備矣…這就是道教雷法中所稱的“法行先天一氣,將用自己元神”,內煉才是真功夫。
所以,我們常說的五雷轟頂,直接簡單的稱之為金木水火土五雷,問題也不大(只是聽著不專業而已)。反正最終雷者下降,陰陽相搏後,散為五炁,終歸於五行也…
在目前來說,能讓信眾使用的五雷符,一般以五雷淨壇結界符、五嶽五雷符為主。之前道末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對兩種五雷符做過比對,連結如下:論道教開光(2)| 道法可以給佛像開光嗎?五嶽五雷符又是緣起何方?
其實,我們一般來說的五雷鎮宅,由雷霆三帥鄧、辛、張任一員將帥,均可完成;雖側重點不同,但對凡間邪祟、保命鎮宅俱有真實效應。三帥名下各具五方蠻雷使者,招出真形實諱,均可發號施令。
白玉蟾祖師曾在《雷府奏事議勳丹章》中,也列舉了關於“五雷”的十種不同記載。白祖對法脈的溯源,更是一語中的。“太上所傳雷書,若夫前件十本所載各有異同。古之五雷,未審以何為正者也。”經過辨析,玉蟾認為依據丹霄景書,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妖雷乃是真正的“五雷”,“獨以此為正也”。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當時雷法混亂的情況起到了糾正謬誤訛傳的作用。
白玉蟾祖師千年前的論斷,至今效用不絕。白祖曾言:“世傳三十六雷,猶可疑也,抑又可議也...” 這個三十六雷元帥符,是不是至今仍疑點甚多,難成圓滿之說呢?
(龍虎法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