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4-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02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86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丹道修煉開關秘訣,築基練功之訣竅!
開關妙訣,金丹大道,首從靜定而得。若不靜定,則神志錯亂,雖調真息,其息不住,則真氣不入。將何補益以生大藥。人生世上,終日碌碌,是必遇事制心。凡有所為,順其自然。
事未至,勿生妄想;事已去,勿再追思。
令此心常若無事,清明在躬,天君泰然,則心靜矣。靜則自定,以此定心。獨處靜室,少坐片刻,然後盤膝臥固,塞兌垂簾,迴光返照,內觀氣穴,存一點金光,明明朗朗,皎皎潔潔,勿令昏黯。自然鼻息輕微,出入勻細,綿綿密密,漸小漸微,呼吸即存在臍。
一出一入,若存若亡。久之,則真息自住,鼻無氣出入,其氣歸於元海,才可不動念而開關。則以我之真神,運我之真氣,沖和一身,則陽氣既得,又何關之不可開哉!
又。人之一身,有後三關,尾閭、夾脊、玉枕。尾閭關在背脊下盡處,此關通內腎竅。從此關起一條髓路,號曰曹溪,又曰黃河,又名河車路,又名朝天嶺。又名上天梯。此陽氣上升之路,直上至胸心對處,謂之夾脊關。又直上至腦後,謂之玉枕關,此後三關也。
有前三關,泥丸、土釜、氣海。泥丸為上丹田,方圓一寸三分,虛開一穴,為藏神之府。其穴在眉心入內三寸正中之地。
眉心為天目,入內一寸為明堂,直入一寸為洞房宮,再入一寸為泥丸宮。眉心下謂之鼻柱,又名金橋。內至口中有兩竅通喉,謂之鵲橋。蓋喉是外頭硬骨,內外之氣出入由此也。內有軟喉,謂之咽,乃進飲食通腸胃之路也。
且硬喉有十二節,名曰重樓,直達肺竅而至於心。心下有竅,名曰絳宮,乃龍虎交匯之處。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即是黃庭,乃中丹田。玄牝中有兩竅,左明堂,右洞房。
青龍居左肝也,白虎居右肺也。正中虛開一穴,方圓一寸二分,乃藏氣之所,煉丹溫養之天地根也。依此穴直下至對臍門,對下約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中有一穴一寸二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腎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計天地相去八寸四分也。
臍門名曰生門,有七竅通外腎,而精氣漏泄,乃由此竅。臍之後、腎之前,正中之處,名曰偃月爐,又曰氣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華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藥之處,在明堂又洞房正中虛開一穴,此處有兩竅,一通內腎,一通尾閭,此一身之關竅也。
運氣開關之訣,依前盤膝臥固,閉目合口,迴光返照,內觀氣穴。靜心調息,息定之後,方可生一真意,注想此真氣,從兩足心湧泉穴起,直徑上升,至外腎處方混合。從外腎左右兩腎丸正中,總合為一氣而入尾閭。存想此真氣如一小蛇,漸漸鑽過九竅,覺得氣已過關,又存想此真氣上至夾脊,鑽過夾脊,直上玉枕。又存想吾之真神在泥丸宮中接引,此真氣過玉枕以舌出,力抵上顎,頭亦往前微擎以助之。
覺此真氣鑽入至泥丸,或熱或脹,是關通而真氣到泥丸也。然後移神至天目眉心,引真氣開洞房明堂至天目,則兩眉心跳擎,是天目將開矣。即移神入眉心,內引真氣過天目。若見一身十萬八千毛竅、三百六十度骨節一齊爆開,每度離三分,即為天目開之驗也。
所謂一關開而眾關齊開、一竅通而諸竅皆通,即此之謂。眾關已開,即引真氣下鼻柱、降金橋,覺有涼水下注重樓,切勿吞咽,任其自下,流灑肺竅。倘覺有些氣逆,乃平日順行慣,一旦逆行,故略有不順。須要調和默運,久久自然順適,則精氣澆灌五臟,複歸於腎,所謂歸根即此也。自腎而轉尾閭,複直上至泥丸,至泥丸而降下丹田。如前升轉,所謂覆命即此也。
如此行之久久,則一存想間,而頃刻升降一周矣。若能行住坐臥,常常加功默運,則精氣在內施轉,自無漏泄之患,身中之宿疾自除。且內氣既轉,則鼻息之氣自微,而天地之真陽從鼻息吸入,下接吾腎祖氣,互相混合,被我一齊運化,自上而下,複自下而上,升降運行以補益我身中已斷喪之真氣。
所謂竹破須將竹補也。此真氣融化,而我日逐穀氣,所生之精液複生真精。精盛自然生真氣,氣盛自然生我之真神,則精氣神三寶日漸生旺,充滿一身,而大藥可期自產自生也。以是再進采藥(此處指採大藥)之功行,以結金丹也。
人生之脈絡,生於兩足左右正中趾,上行祖氣腰間腎府,以三車轉運,逆流而上至嶺頂交姤,結成大藥,已了道矣。
來源:道站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