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發芽能吃嗎? 農糧署教辨別4狀況: 「這」種變質別吃!
香氣撲鼻的大蒜,不只是料理中的靈魂配角,更是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健康食材。但大蒜會依保存環境、日曬程度差異而呈現不同的形態,那什麼時候不該食用呢?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大蒜發芽會降低營養價值,但仍可安心食用;出現褐色小點或黃化,但表面無黑點、發霉或腐敗軟化也可以吃。但若蒜瓣觸感轉為軟爛、糊狀或空心,或表面出現大塊的明顯破損,應避免食用。
發芽
為長出黃色或綠色的嫩芽,會使蒜瓣萎縮乾癟,營養價值降低,可安心食用。
褐斑
為蒜瓣表面出現褐色小點,主要與乾燥程度或貯藏環境有關,若表面無黑點或發霉,可正常食用。
黃化
為整顆蒜瓣轉為黃橘色、觸感偏軟,主要與日曬過長或貯藏環境有關,若無腐敗軟化,可正常食用。
軟化
為蒜瓣觸感轉為軟爛、糊狀或空心,或表面出現大塊的明顯破損,可能為細菌生長而腐敗。應整顆丟棄,避免食用。
農糧署補充,想要延長大蒜的保存時間,可保留完整外皮,置於乾燥陰涼通風處,或去皮切碎後冷凍,一起安心品嚐國產大蒜的辛香好滋味吧。
大蒜安心食用指南。(圖擷取自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