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845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4491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你有聽說嗎?早在2021年,全台的毛孩數量就已經超過0到14歲的兒童人口了!隨著家中養貓養狗的人越來越多,政府對於寵物的管理也變得更加重視,其中「寵物晶片」更成為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但你知道寵物晶片到底是什麼嗎? 
 
簡單來說,寵物晶片就像是毛孩的「身分證」,能夠幫助快速辨識毛孩與毛拔麻的身分。這種米粒大小的晶片會被植入毛孩皮下,並透過「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技術運作。 
 
使用RFID技術的晶片不需要電池或電源,只要透過專用掃描儀器,就能利用無線電波讀取並傳輸晶片內儲存的資料,像是日常生活常見的悠遊卡和eTag,都是使用這項技術的例子。正因如此,寵物晶片才能像毛孩的「身分證」一樣,透過無線電波傳輸每個毛孩獨一無二的ID編號,快速辨識毛孩的身分。 
 
寵物一定要打晶片嗎? 
 
看到這裡,毛拔麻或許會開始思考:毛孩真的一定要打晶片嗎?畢竟要「植入寵物皮下」,難免會有些擔心。 
 
如果你養的寵物是貓或狗,答案是一定的!根據《動物保護法》第19條,毛拔麻須為政府機關公告應登記之寵物辦理登記並植入晶片。 
 
狗狗早在1999年便被強制要求植入晶片;而貓咪則因應新登記數量逐年顯著成長,臺北市自2016年7月1日起率先將貓咪納入應辦理登記的寵物,並且從2025年1月1日起,貓咪正式成為全臺皆須辦理登記的寵物。 
 
毛拔麻若未依規定為自家的貓咪或狗狗打晶片,很可能觸犯《動物保護法》第31條,並面臨新臺幣3千元至1萬5千元的罰鍰處分喔! 
 
寵物晶片有什麼作用?3大好處一次看 
 
不過寵物晶片除了遵守法律規定,究竟還有什麼好處?以下列出植入寵物晶片的3大好處: 
 
(一)提升毛孩走失後找回的機會 
 
相較於項圈,晶片不易遺失或損壞,且晶片內存有每隻毛孩獨一無二的ID編號和毛拔麻的資訊。如果有人在路上撿到走失的毛孩,只需帶到動物醫院掃描晶片,便能立刻找到毛拔麻,幫助毛孩快快回家! 
 
(二)落實身為毛拔麻的責任 
 
一旦決定迎接毛孩成為家庭的一員,毛拔麻就需要對這份生命負起責任。寵物晶片正是協助毛拔麻履行責任的重要工具。透過記錄毛拔麻的資訊,不僅能強化其責任意識,還能確保毛孩獲得妥善照顧,有效降低棄養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減少流浪動物問題。 
 
(三)控制狂犬病擴散 
 
狂犬病作為危險性極高的人畜共通傳染病,若毛孩不幸罹患,將面臨強制撲殺的處置,這對毛孩和毛拔麻來說都是非常傷心的事情。 
 
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過去政府要求完成接種狂犬病疫苗才可辦理登記、施打晶片;雖然現在不再強制要求接種疫苗才能進行寵物登記,但定期施打狂犬病疫苗仍然是每位毛拔麻的責任,若未依規定定期為毛孩接種狂犬病疫苗,毛拔麻將面臨3萬元至15萬元的罰鍰。 
 
如果狂犬病不幸擴散,政府也能夠透過寵物晶片追蹤並管理寵物,有效防止狂犬病持續擴散,保障毛孩以及公共安全。 
 
延伸閱讀:人犬貓都會感染的狂犬病|常見症狀及預防方法總整理 
 
寵物晶片打在哪裡? 
 
寵物晶片通常植入在毛孩頸背部較為鬆弛的皮下,因為此處晶片最不易滑動。整個植入過程其實就像打針一樣,只需將米粒大小的晶片透過注射器輕輕推進皮下即可完成,既快速又簡單。 
 
晶片植入後對毛孩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毛拔麻完全可以放心!不過,由於晶片在皮下可能會稍微移動,所以掃描時除了檢查頸背部,通常還會進行全身掃描,以確保晶片能正確讀取。 
 
寵物晶片費用多少? 
 
寵物晶片的植入費用為300元,並且會與寵物登記一併辦理。寵物登記費用則根據是否絕育,分為以下兩種價格: 
 
已絕育:500元 
 
未絕育:1,000元 
 
辦理寵物登記與植入晶片後才算完成所有手續,正式給予毛孩「身分證」! 
 
寵物晶片有缺點嗎?帶你認識潛在風險! 
 
2016年,臺北市將貓咪納入強制施打晶片的範圍。時任臺北市議員歐陽龍於當時質詢動保處指出:有研究顯示,約1%的動物在植入晶片後兩年內引發腫瘤;並且提及國外曾有一隻名為萊恩的法國鬥牛犬,在2007年因植入晶片引發腫瘤而不幸去世。 
 
然而,針對寵物晶片是否會引發腫瘤的疑慮,當時有獸醫師受訪時表示,根據現有的研究報告,因植入晶片而引發腫瘤的機率極低,平均每5萬隻貓咪中僅有一隻可能發生。台大獸醫系助理教授李繼忠也於該報導指出,與晶片相關的致癌報告多屬單一案例,尚無法證實晶片與腫瘤之間有直接關聯。 
 
愛達司動物醫院院長陳稚文也表示,從業至今,他從未見過狗狗因注射晶片而誘發腫瘤的案例。同時,美國貓醫生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Feline Practitioner, AAFP)網站上也沒有針對寵物晶片注射提出相關警告,更未提及晶片引發腫瘤的風險。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當時則回應:美國、加拿大、澳洲及荷蘭等國家均規定寵物需植入晶片並完成登記,而澳洲部分地區也將貓咪納入相關規範。另外,國際動物記錄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Animal Recording)授權的寵物晶片均為植入式,目前並無廠商生產配戴式晶片。 
 
整體而言,現有的研究與專家意見皆認為,寵物晶片引發腫瘤的風險非常低,且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直接關聯還沒有確切證據,毛拔麻不需要過度擔心! 
 
寵物晶片 Q&A! 
 
(一)寵物打晶片會痛嗎? 
 
基本上不太會痛,只有短暫的輕微不適感,而且植入過程非常快速,就像一般打針一樣,毛拔麻不需要太擔心! 
 
(二)寵物多大要打晶片? 
 
根據《寵物登記管理辦法》第3條,毛拔麻應於毛孩出生日起四個月內,辦理寵物登記並植入晶片。 
 
(三)寵物晶片要去哪裡打? 
 
毛拔麻可以帶著毛孩前往寵物登記站(通常為動物醫院)辦理寵物登記和晶片植入。寵物登記站的地點可以透過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查詢。 
 
(四)寵物晶片要怎麼轉移? 
 
如果需要轉讓寵物所有權,新舊飼主需攜帶身分證明文件、轉讓同意書,並帶著毛孩一同前往寵物登記站辦理,將晶片資料更新為新飼主的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