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注意! 顯影檢查前「這藥物」可能得停
食藥署表示,儘管發生機率低,Metformin仍可能導致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乳酸中毒。
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的口服降血糖藥Metformin(二甲雙胍),在接受注射性顯影劑影像檢查前,常被醫師要求暫停使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在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解答,由於使用顯影劑後可能出現急性腎損傷風險,而Metformin主要經腎臟由尿液排出,若代謝不全,會增加乳酸堆積機會;雖發生率低,但一旦發生,死亡率高達約36%。
食藥署指出,Metformin是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的常用藥物,其作用機制為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抑制肝臟產糖,相較於其他藥物如硫醯尿素類(sulfonylurea),較不易引發低血糖反應。
然而,儘管發生機率低,Metformin仍可能導致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乳酸中毒(lactic acidosis),一旦發生,死亡率高達約36%。此風險在腎功能不佳的病患中更為明顯,因為該藥主要經腎臟由尿液排出,若代謝不全,會增加乳酸堆積的機會。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建議,當患者腎絲球過濾率(eGFR)介於30至60 mL/min/1.73m²,或有肝病、心衰竭、酗酒等病史時,應在接受顯影劑檢查前或檢查當天停用Metformin,並於檢查後48小時內重新評估腎功能,確認穩定後才能恢復使用。此外,若eGFR低於30,則為禁忌使用Metformin的族群。
不過,美國放射學會(ACR)於2024年最新治療指引中指出,只有在急性腎損傷風險較高的病人(即eGFR <30)才建議於顯影檢查前、檢查當下及檢查後48小時內暫停使用 Metformin。這與FDA相較略為放寬,但仍強調應持續監測腎功能,確保未出現急性腎損傷,才可恢復服藥。
食藥署提醒,病患在進行任何影像檢查或更動用藥計畫前,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目前的用藥情況及病史,並遵從專業醫囑,以降低潛在風險,確保用藥安全。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