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0
- 最後登錄
- 2025-5-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2701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23109
- 相冊
- 10
- 日誌
- 30
    
狀態︰
離線
|
炫耀性消費,是跨文化及人類社會的反常行為。如果能做到不跟風,也許就可以為自己省下幾萬,甚至幾百萬的花費。
如果真的忍不住要跟別人比一比,不妨把省錢的撇步昭告天下。
1:不要逛街血拼、也不要逛網路商店
在線下的世界裡,2014年曾有一項調查指出,7成5的美國人承認進了大賣場,會因為衝動買下原本沒有計畫消費的東西,一時的興奮是衝動消費最大的原因。
超過一半的人表示,在拿到帳單時心中滿是後悔。
在網路上瀏覽的時候,你的興趣及嗜好都被追蹤,不論是搜尋引擎、社群媒體或廣告主,都會透過演算法及人工智慧推薦你有興趣的產品,刺激衝動消費的欲望。
血拼成為美國人打發時間的最佳手段之一,原因不只是對產品及服務的需求而已,而是為了填補我們內心無數的渴望:
工作完成後的獎賞、對抗憂鬱的心情、提振自尊、強化自我認知、身分地位象徵。
千萬不要把逛街當作獎賞,或是放鬆、娛樂的場所,減少你跟誘惑接觸的機會。
2:在能力範圍內過活
只買那些付得起的東西,避免舉債消費。借錢買東西,不論是汽車、房產或是假期,結果往往是必須付出3倍以上的價格。
到夏威夷度假兩週,可能要辛苦工作4個月來交換,值得嗎?區分什麼是真正需要、什麼是為了滿足欲望,非常重要。必須將自己的負債水位降得越低越好。
依自己的能力消費的主要目的在於,還沒有足夠的現金之前不要買東西,就不必多一筆利息開支,也順便靜下來想想,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
3:好好照顧已經擁有的
有一項最重要的東西,我們必須長時間將它維持在不錯的狀態,就是身體。
一些簡單的預防性作為可以省下很多錢,例如照顧好牙齒,可以省下很多上牙醫診所的錢;選擇身體能夠負擔的飲食,會省下好幾千美元的可能花費,同時也能讓身體保持強健。
把這些原則應用到其他你擁有的財產上,衣服若破了就試著縫補;定期更換機油,可以延長車子的壽命;用心保養用品,讓使用年限及功能加強。
「反正東西再買就有了。」我們常常對自己這麼說,但買更多會花更多錢。我們必須多想想,如何把東西修好,而不是再買一個新的。
4:把東西用到完全不能使用為止
檢視一下擁有的東西,是否還沒等到用壞,卻只為新款上市,就換了手機、家具、鍋具、床組?可曾想過如果能延長2成的使用年限,這樣會省多少錢?
另外一種省錢的方式,是在丟掉一件東西前,先問問自己:這東西真的完全沒用了嗎?或是還有一點用處?衣服剪裁一下,就可以做成抹布;看過的雜誌可以當成製作紙藝的材料。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千萬別讓自己消耗太多時間在「真的不堪使用的物品」上。如果你花在修理老車的時間,比使用車子的時間還多,
或修理的費用太高,那就買一輛新車;如果舊跑鞋已失去彈性,穿著膝蓋會不舒服,就買一雙新的,膝蓋手術的花費比買一雙新鞋高得多。
5:捲起袖子自己動手做
你會幫換燈泡或其他汽車零件嗎?或是修理水管漏水嗎?你會自己報稅嗎?自己做禮物嗎?自己換腳踏車輪胎?自己做蛋糕、做書架?翻修家具?
現在我們已經養成請別人代勞,翻轉一下吧,當想打電話請專人幫忙時,多問自己一句:我可以自己來嗎?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學會?把這個技能學起來,以後會有用嗎?
學習基本的生活及生存技能的管道很多元,網站、書籍、線上課程、YouTube,每學習一項技能都會是一個新機會。
若你真的學不來,或有些你完全不想學,可以請別人幫你做,或是記下如果有問題發生時可以找誰幫忙。
當然,直接換新的可能比修理更便宜,但如果你想多一種能力,或是教育下一代如何面對淘汰舊物的時候,就值得這樣做。
6:對自己的需求做好計畫
做好計畫可以消滅簡約生活中最大的敵人——衝動性消費。如果在出門前沒有做好採購規畫,可能會買下不需要的東西。購物時必須非常誠實,清楚知道要買的是什麼。
千萬不能看到割草機或是喀什米爾毛衣,就忍不住的說:「這就是我預計要買的東西」。
你可能聽過「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只要還有時間,工作就會不斷擴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時間),我們可以依此推論:只要你一直衝動消費,需求就會源源不絕而來。
7:好好研究價值、品質、耐用性、多功能及價格
仔細看看值得信賴的電商網站或購物市集,看看網友對它們的評價。想想你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哪些東西對你最重要,不要只看價錢,以為買到最便宜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消費。
如果你想要用一個物品長達20年之久,那麼耐用性就很重要。直覺上來看,價格低是省錢最好的方法,但如果買了一個更貴但可以用更久的物品,反而更省。
如果你不常用,也許就不值得花錢買一個高品質的商品。
清楚自己的需要及了解你的所有可能選項,是聰明消費最重要的途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