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讓癌細胞長「神經」! 醫揭靠草莓等食物設防火牆
壓力荷爾蒙可誘發腫瘤神經新生,讓癌細胞變得更難對付。
壓力不只是情緒的低潮,還可能讓癌細胞變得更狡猾、更難治療。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根據2025年刊登於《Nature Cell Biology》的研究,長期心理壓力竟會使癌細胞「長神經」,加速癌症惡化,這項發現已被實驗與人體樣本所證實,顛覆以往對壓力的理解。
張家銘在臉書「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解釋,當人體長期處於焦慮、過勞等高壓狀態時,交感神經系統會釋放壓力荷爾蒙「正甲腎上腺素」,這不僅影響心跳和情緒,還能深入腫瘤內部,讓癌細胞內原本負責修正錯誤RNA的酵素ALKBH5表現下降。結果,癌細胞產生大量錯誤標記的RNA,進一步透過囊泡傳遞到神經細胞,促使神經纖維向腫瘤生長,形成「腫瘤神經新生」。
這些神經不只提供癌細胞養分,還助長其擴散與存活,讓腫瘤更具侵略性。研究也顯示,腫瘤內神經密度越高,病人復發率越高、生存期越短。
令人震驚的是,在壓力條件下的動物實驗與人類胰臟癌樣本中,皆觀察到相同現象。這證明壓力不只是影響心情,更會實質促進癌症進展。
張家銘指出,研究還發現「漆黃素(fisetin)」的天然植物化合物,能阻斷癌細胞釋放的有害訊號進入神經細胞。該成分存在於草莓、蘋果皮、紅洋蔥、葡萄皮與綠茶中。它像在神經細胞外圍設一道防火牆,不讓癌細胞傳來的「壞指令」進來。實驗中,補充漆黃素的小鼠腫瘤神經密度下降,腫瘤生長減緩,壽命也延長。
張家銘提醒,抗癌不只是靠藥物治療,情緒管理也應納入癌症照護流程。他建議民眾可透過冥想、深呼吸或書寫釋放壓力,搭配攝取天然含漆黃素的食物,不僅促進身心健康,也能為身體增加一道防線。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