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7-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7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6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新冠連7週升溫!醫示警病毒變低調不發燒也中鏢,5大身體訊號別忽視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已邁入第7週,疾管署預估端午連假過後,將在月底進入高峰,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新冠病毒別再只看會不會發燒、會不會咳嗽、會不會喉嚨痛,重症醫師黃軒發文指出 ,2025年的新冠變異株超級「低調」,常常不發燒、不劇烈發作,要識破它,得靠觀察5大訊號燈!
最新研究指出,2025年的新冠病毒症狀已大幅改變,傳統印象中的「發燒、咳嗽」已不再是主要警訊!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與多國資料分析顯示,今年第1季(1至3月)確診個案中,發燒比例已降至38.2%,反而最常見的前三大症狀是全身疲勞(54%)、頭痛(48%)與腹瀉(42%),醫師提醒,新一代變異株不僅傳染力強、還擅長偽裝,常以輕微腸胃症狀或嗅覺變化現身,讓不少人誤以為只是感冒或小病,來自中國、英國、法國與香港的數據也證實,這波病毒已具全球性擴散特徵,民眾若出現腹瀉、乏力、頭痛、喉嚨乾癢、嗅覺變鈍等五大新訊號務必提高警覺!
新冠病毒已悄悄進化成「潛行模式」,最新流行的變異株如 KP.2、JN.1、XBB 等「FLiRT 家族」,不但傳染力更強,更具備高免疫逃逸能力,即使你曾經確診或完成疫苗接種,仍有可能再次中標。更棘手的是,這些變異株常以輕症偽裝出現,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感冒、腸胃炎,但實際上肺部可能已悄悄出現「毛玻璃」病灶,讓人難以察覺。
遇到疑似症狀時,醫師建議,務必掌握「黃金48小時」的自我觀察期,若症狀持續加重,如呼吸變急促、腹瀉不止或頭痛劇烈,就要立刻就醫,避免錯失治療時機,但即使症狀沒有惡化,也別掉以輕心,減少外出、多休息、在家自我隔離仍是保護自己與家人的關鍵,進出人潮密集場所如捷運、電梯、醫院時配戴口罩,仍是最便宜、也最實用的方法,並提醒不要忽略身體的小訊號,像是嗅覺突然變遲鈍、舌頭發澀、喉嚨癢卻不痛等微妙變化。
想要提升對抗病毒的能力,不是猛灌維他命C就能搞定,醫師提醒,打造長效免疫力,關鍵在於日常的「四駕馬車」作息規律、適度運動、心理平衡、飲食均衡,平時穩紮穩打強化免疫力。
這一波病毒的殺傷力雖不猛烈,但傳染力很強,大家要盡量注意防疫並提升自己身體的防疫力,染病的前兩天還是很不舒服的!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