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9-4
- 最後登錄
- 2025-7-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08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76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又發爐了!電動車安全議題再現 電動車起火怎麼辦?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2025-06-18 11:40:21
(文/Seven Lo)日前(3/16)台北市大都會客運262路電動公車發生火燒車意外,幸好及時進行疏散,現場未造成傷亡。這是台北首例電動巴士起火案,起火原因尚未明朗,台北市公運處已針對858輛電動巴士進行全面體檢。
電動車起火事件並非特例,時間回到2024年9月,韓國仁川一處地下停車場發生火災事故,經確認起火源為一輛賓士電動車。火勢波及140多輛汽車燒毀、約23人送醫,經過8小時才控制火勢。以上意外讓人質疑電動車是否安全,為什麼電動車起火一發不可收拾?如果遇上該怎麼辦?
電池撞擊、充放電不當是著火主因
鋰元素活性強,,是目前高功率電池的最佳材料,是當今電動車電池主流材料。然而,鋰離子的活性高,一旦在電能轉換過程中出現充、放電不當就可能形成鋰枝晶,刺穿電池內部隔膜,就會造成熱失控,發生著火意外。
追求高輸出的電動汽車最常使用三元鋰電池,這種電池優點是充放電快、可以承受高電壓充電、能量密度高、零下20度仍可繳出8成電力。缺點是自燃溫度低(攝氏200度),較容易引發起火。再者,汽車是高速移動物,萬一電動車出車禍,撞擊能量導致電池刺穿,一樣會形成熱失控,這就是電動車撞車釀成火災的原因。
遇到電動車起火該怎麼做?
當電動巴士起火事故登上新聞版面,大家不禁質疑電動車是否安全?萬一起火,我們應該怎麼做?無論駕駛者或乘客,只要發現電動車起火,不要遲疑,立刻離開車內,再報警處理。此時不要試圖滅火,幫忙疏散救出車上乘客才是第一要務。因為鋰離子活性特高,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救火不如先救人。
此時滅火交給專業,消防隊員SOP就是大量灌水,同時切割車輛鈑件、切斷緊急回應迴路以確保斷電。除了澆水,還可以鋪蓋防火毯,主要作用為降溫、防止事故範圍擴大,同時減少有毒氣體釋放。總之,鋰電池一旦發生熱失控(著火)只能降溫、控制範圍,無法即刻滅火。
根據Tesla Model S緊急回應指南(ERGs),如果電池著火、暴露於高溫、或產生高熱或氣體,請使用大量水冷卻電池。此時,用水量可能高達3000加侖(約11,356公升),冷卻時間是24小時。理論上,歐美消防隊會吊起著火電動車,泡在大型水槽裡,或是就地挖坑灌水,但實際上窒礙難行。
無論油車電車都可能起火…
引擎使用燃油,燃油是易燃物,如果輛發生嚴重撞擊,燃油外洩接觸高溫部位(例如排氣管)或電系零件故障燒毀,都有可能導致著火事故。電動車起火可不能一視同仁,許多人認為電動車一撞就起火,讓人打從心裡擔心。為此,各大汽車集團相當重視撞擊測試與電氣安全,所以電動車均採用水冷系統,避免源自充電不當引發的電池高溫。
再者,電池組周圍的車體結構也經過特別強化,電池更要通過電池液洩漏、減少充電時引發氣爆風險、碰撞後電氣安全、避免人體遭受電擊絕緣設計...等相關規範。
理論上,通過安全法規認證的電動車皆屬安全,實際上風險仍在。所以許多人攪盡腦汁研發能量密度更高、充放電更快之餘,還要找出更安全的解決之道。無論是石墨烯還是固態電池,還是Elon Musk宣稱的超級電池,必須說,在追求最佳汽車能源的路上,完美方案尚未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