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長輩常聽不懂? 研究:孤獨感恐加速語言退化、提高失智率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6-26 04:38: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照護者或醫師可以依據獨感與認知狀態,調整溝通方式,例如採用具體簡明的語句、搭配視覺提示、重複確認等溝通策略,提升高孤獨感長者的理解與參與程度。

近年由於疫情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個人感受到自身社交需求未被滿足時所產生的「孤獨感」顯著上升。已有研究發現,孤獨感不只跟老年憂鬱有關,也會加速知功能退化、增加失智症風險。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黃緒文助研究員與國內多所學術機構合作,運用腦波技術深入探討孤獨感對健康老年人語言理解的神經影響。

孤獨感導致語言能力退化 大腦已出現失智變化
研究團隊招募了50位平均年齡約66歲的健康長者,利用語意分類任務測試長者語言理解能力,同時透過腦電波儀記錄大腦活動,並特別觀察語言理解代表性的N400腦波反應。結果顯示,雖然所有參與者在行為表現都無異狀,但語意辨識與處理能力明顯受損,在語言理解上出現困難。這個研究的重大發現是,即便尚未出現明顯認知退化,孤獨感高的老年人可能早已在大腦層級展現出類似失智早期的變化。

長者可能「有聽沒有懂」  可嘗試換方式溝通
這項研究除了發現孤獨感跟失智症的關聯,也給照護和醫療端一個啟示。當照護者未能察覺長者因孤獨感導致的語言理解困難,繼續使用同樣的溝通方式,長者可能出現「有聽沒有懂」的狀況,導致長者誤解、挫折,進一步造成社交退縮。這類無效溝通不僅降低照護效率,也可能讓長者感到更加孤立,加劇心理壓力與孤獨感,形成惡性循環。

建議將孤獨感納入失智風險評估 醫護可改變溝通策略
國衛院國家高齡研究中心許志成執行長指出,語言是人際溝通的橋樑,孤獨感削弱語言理解,可能讓老年人在社交場合更容易出現溝通障礙,進一步加劇社會隔離。

語言理解、知道如何回應對方,是互動和認知健康重要的指標,所以研究團隊建議將孤獨感視為重要的認知退化風險因子納入常規評估,並適當介入來延緩語言認知障礙。例如透過團體討論、主題式語言練習,幫助長者維持語言能力與社交參與,進一步延緩認知老化、提升生活品質。

溝通以簡單易懂、配合視覺、反覆確認
另外,照護者或醫師需要更敏銳觀察長者的語言反應與理解能力,所以將孤獨感納入常規評估的好處是,照護者或醫師可以依據獨感與認知狀態,調整溝通方式,例如採用具體簡明的語句、搭配視覺提示、重複確認等溝通策略,提升高孤獨感長者的理解與參與程度。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14 07: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