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搔癢、紅疹治不好」竟是疥瘡惹禍 醫解析感染徵兆與處理方式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若出現長期未癒的全身性搔癢性紅疹,且同住家人也陸續出現類似症狀時,應警覺疥瘡感染之可能性,建議儘早就醫,由皮膚科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

一名70歲男性因過去三個月來出現嚴重搔癢性皮疹,夜間症狀尤為加劇,雖曾自行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但症狀卻遲遲未見改善,最終前往臺北榮總皮膚部馬聖翔主治醫師門診就診。經詳細病史詢問,馬聖翔醫師發現患者同住家人近期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情況。進一步透過皮膚鏡檢查,可見典型的蟲隧道,並在皮膚刮屑中發現疥蟲,診斷為「結痂型疥瘡感染」。

疥瘡起因於接觸傳播疥蟲而傳染 蟲隧道是重要診斷依據
馬聖翔醫師說明,疥瘡是一種由疥蟲(Sarcoptes scabiei)感染所引起的皮膚疾病,主要透過密切接觸傳播,患者感染後通常不會立即出現症狀,潛伏期可長達2-6週。其症狀主要來自人體對疥蟲及其排泄物所產生的延遲性過敏反應,一旦過敏反應建立後,便會出現劇烈搔癢,症狀在夜間特別明顯,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與生活品質。一般來說,典型疥瘡患者皮膚上約僅有10至15隻疥蟲,疥瘡所引起的皮疹多以紅色、陳舊性的丘疹或結節表現。病灶常分布於皺摺處及皮膚較柔軟的區域,包括手腕、指縫、腋下、肚臍周圍、乳頭周圍、臀部及生殖器等部位,有時可在病灶區觀察到「蟲隧道」──為疥蟲於皮膚表層鑽行所留下的細小通道,為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然而,在免疫功能低下或年長的個案,可能出現結痂型疥瘡(Crusted scabies),其特徵為患部表面覆蓋大片厚痂,頭頸部也可能受到影響,且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搔癢症狀。這類患者身上可能帶有上千隻疥蟲,傳染力極高,需要採取積極的治療與嚴格隔離措施。

疥瘡治療有外用與口服藥 同住者需預防性治療或接觸隔離
疥瘡的治療以使用滅疥藥物為主,常見藥物包括外用藥如Permethrin或Jaline,以及口服藥物如ivermectin。治療策略上,除了有症狀的患者外,同住家人即便尚未出現症狀,也建議一併接受預防性治療,以防潛伏期的疥蟲持續傳播。此外,患者的貼身衣物、床被單與毛巾等,建議用攝氏60度以上熱水浸泡超過10分鐘後清洗,或使用烘乾機高溫處理。如衣物不適合用高溫處理,則可密封於塑膠袋中置放一週。若個案居住於養護機構中,則需要進行適當的接觸隔離措施,以防止機構內的交互感染。

北榮皮膚部提醒,若出現長期未癒的全身性搔癢性紅疹,且同住家人也陸續出現類似症狀時,應警覺疥瘡感染之可能性,建議儘早就醫,由皮膚科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4 13: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