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7-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30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嘉義-笨南港 水仙宮】
笨港在乾隆時期是臺灣重要港口,居民為祈求商運與航運,便建造了笨港水仙宮、古笨港天后宮及笨港協天宮三座大廟,其中水仙宮是乾隆四年(1739)建在九莊笨港街上。乾隆四十五年(1780)笨港貢生林開周鳩資購材拓建。
嘉慶八年(1803)笨港溪洪水,此後笨港街分為笨南港與笨北港。當時水仙宮與協天宮洪水毀去、北港碧水寺也被沖毀。嘉慶十九年(1814),眾匠師利用部分尋獲的建材重建水仙宮於現址,規模有兩個大殿和左右廂房。今廟方留有嘉慶年間「日月爭光」匾額和一對蟠龍石柱。
道光二十八年(1848)增建後殿,奉祀笨港協天宮的關聖帝君。建築成為三進四殿兩護龍,四殿各為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後殿。1948年再次整建,留有十一堵陳玉峰壁畫和門神,如作品「轅門斬子」、「南極壘輝月」 及「瑤姬獻壽」,三川拜亭為大木作劉山作品。
2018年3月23日,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和新港鄉長林茂盛,主持國定古蹟笨港水仙宮修復工程動土典禮。同年8月20日,嘉義縣政府古物類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將此廟的石爐以「笨港水仙宮綬帶耳雲龍紋方形石爐」之名登記為嘉義縣文化資產古物。
笨港水仙宮
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58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