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新發現琥珀化石揭示「泥土蟻」演化祕辛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05: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圖展示了科學家如何運用微電腦斷層掃描(micro-CT)技術對新發現的琥珀化石螞蟻 Basiceros enana 進行三維重建與形態測量。
A 圖是該螞蟻保存在多明尼加琥珀中的實體照片。
B 圖是利用3D掃描技術重建的模型,可清晰觀察身體結構。
C 圖標示出多個測量項目,包括頭部、觸角、大顎、胸部與腿部等關鍵比例,幫助研究人員與現生物種進行比較,重建其演化位置與功能特徵。
(圖/《英國皇家學會會報 B》)


科學家近日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的中新世琥珀中,發現一種罕見且前所未知的「泥土蟻」化石,命名為 Basiceros enana,是目前所知最小的該屬成員,體長僅 5.13 公厘,遠小於現存近親,改寫了該類螞蟻的演化歷史。

「泥土蟻」屬於新熱帶生態系中的隱蔽生物,因其身體表面具有特殊毛髮(兩層:一層直立、一層貼附),能吸附土壤與落葉碎屑,達到擬態效果,故極難發現。此次發現由紐澤西理工學院博士生 Gianpiero Fiorentino 與其指導教授 Phil Barden 領導團隊完成,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報 B》。

研究團隊利用微電腦斷層掃描(Micro-CT)與 3D 重建技術,詳細比對該化石與現存 9 種 Basiceros 蟻的形態特徵,並進行分子演化時序分析。結果顯示:過去學界認為這類螞蟻原本體型較大、隨演化變小,然而 B. enana 證實其祖先反而是小型,後來才在 2,000 萬年間快速增大,翻轉原有假說。


翻轉原本體型較大、隨演化變小假說


這隻琥珀螞蟻還具備許多現代泥土蟻特徵,包括向上翹起的腹部棘刺、梯形頭部、與可捕食的小型三角形大顎,顯示其擬態與捕食特性早在 1,600 萬年前就已進化完成。儘管如此,這類螞蟻最終仍在中新世因氣候與生態劇變而在加勒比地區滅絕。

研究也推測,當時存在的陸橋可能為該屬螞蟻由中南美洲遷徙至加勒比海島嶼提供路徑。然而,根據當地琥珀紀錄,多明尼加共和國今日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螞蟻屬種滅絕,顯示捕食性螞蟻多樣性下降是一個明確趨勢。

Fiorentino 表示:「這隻泥土蟻化石就像拼圖的一塊,不只幫助我們理解演化歷程,也提醒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瞭解物種滅絕成因息息相關。」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421_01/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6 15:1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