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嘉義火車站
類別:古蹟 級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車站
現況地址:嘉義市西區中山路528號
指定理由:
1.為嘉義市一棟日治時期,現代主義折衷式樣建築頗富特色,雖與台南火車站為同一時期(日治昭和時代)同一類型之建築,但其外觀仍有顯著差異,建築時期較早(早三年),具保存價值。
2.本站為嘉義市之地標,也是本市門戶與本市發展有高度關聯。
3.火車站站體及其月台的鋼屋架,仍保留西元1944年(民國33年)興建時的建築特色,且現況保存良好,除外牆刷塗油漆外,應為興建時之原貌,值得保存。
4.自西元1908年(日治明治41年)縱貫鐵路通車後,嘉義火車站為嘉義地區交通樞紐,而為城市發展的重心,車站建築成為代表地方的主要公共建築,深具歷史紀念意義。
5.車站基地相當廣闊,對於未來的地下化更新計畫仍可在保存原有部分的原則下施工。
6.外觀及內部雖有整修,但結構仍完整,其空間組織之關係亦無重大之改變。
7.它是西元1947年(民國38年)二二八事件槍決台籍菁英的第一現場。
西元2024年(民國113年)5月20日新增公告「轉車台遺構」、「驛事務室」及「車掌詰所」納入本市市定古蹟「嘉義火車站」範圍。
新增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二)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四)「轉車台遺構」、「驛事務室」及「車掌詰所」為嘉義火車站不可分割之一部份,對本市市定古蹟「嘉義火車站」在保存整性上具有重大意義。
簡介:
「嘉義火車站」位於現今嘉義市西區中山路528號,創建於日治明治時期,經過多次整修,於1933年(昭和8年)改建為現今的樣貌。
日治時期1902年(明治35年)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將縱貫線南部工程從新營庄(今新營)往北推進到嘉義,1902年(明治35年)4月20日嘉義與新營之間通車 ,1903年(明治36年)12月15日嘉義與他里霧(今斗南)間通車,原第一代「嘉義火車站」可能在這個時期竣工,推測為磚木混和構造建築 。此時期糖業鐵道與阿里山森林鐵道也並存於原第一代「嘉義火車站」,當時的站體對於一般公共使用來說過於狹窄,使得原第一代嘉義火車站日漸不敷使用。
嘉義地區時常有地震發生,在1906年(明治39年)3、4月發生的兩次地震,使得嘉義火車站的土壁剝落,磚柱龜裂。因此從1919年(大正8年)嘉義廳出版的《行政事務及管內概要》中,對於未來設施建設的展望就預期嘉義火車站的改建。爾後在1929年(昭和4年)「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年報」中便有「嘉義驛改良工事」相關紀錄,計畫從1929年(昭和4年)開始,在四年內擴張「嘉義火車站」的規模。另外,根據《臺灣建築會誌》中的紀錄,「嘉義火車站」的設計者為鐵道部改良課宇敷赳夫技師。最終「嘉義火車站」改建工事於1933年(昭和8年)完成,成為鐵道縱貫線上第一棟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車站。二戰期間,「嘉義火車站」曾遭美軍轟炸,受損嚴重,雖歷經多次修繕,但大致維持原有樣貌
1945年後「嘉義火車站」改由「台灣鐵路管理局」接管,隸屬「交通部」,負責營運鐵道及其附屬事業。「嘉義火車站」於1998年10月15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古蹟本體包括車站建築本體及第一月台。
「嘉義火車站」目前保存狀況良好。由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高雄運務段嘉義站負責管理維護。本建築目前仍作為大眾運輸系統鐵路車站營運使用,開放時間為車站營運時間。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