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7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空心菜也有分種類? 農糧署揭3品種差異
你喜歡吃空心菜(蕹菜)嗎?空心菜因莖部中空而得名,在臺灣,習慣以葉片大小與型態,來區分不同種的空心菜。農糧署於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早期主要以水耕栽培「大葉種」為主,現以易管理、產能佳的「竹葉種」為大宗,另外還有產量較少,北部地區少數栽種的「小葉種」。
農糧署分享,不同空心菜的特色。
●竹葉種:葉片狹長如竹葉,莖呈細長狀,口感較為細嫩,全國各地皆有生產。並以雲林西螺、莿桐及桃園八德為主要產地,多採溫網室旱地栽培。
●大葉種:葉片寬大偏心型,口感軟嫩,莖則呈粗管狀,口感清脆,早期多在水田、池沼或溪邊種植,俗稱水蕹菜。以宜蘭礁溪、南投名間、嘉義縣新港及臺中大里為主要產地。
●小葉種:葉片狹小如柳葉,莖呈纖細狀,莖葉較細嫩,多採旱地栽培,產量較少。北部地區有少許零星栽培。
來源:自由健康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