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9-4
- 最後登錄
- 2025-7-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97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7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銷售戰報/台灣2025年6月大型重機市場,Honda逆勢突圍奪七席榜位!
記者 黃振源
2025 年 7 月 13 日
2025年5月台灣大型重型機車市場的掛牌數為1,275輛,6月則小幅上揚至1,334輛,增幅僅4.6%。雖然數據表面看來穩定,但從銷售結構與品牌動向來看,整體市場仍呈現觀望與趨緩態勢,尤其在《貨物稅條例》修法風聲再起的背景下,買氣明顯受到政策不確定性的牽制。
6月250c.c.以上大型重型機車品牌銷量
排名 品牌 銷售量 (輛) 市佔率(%) 上月比(%) 1~6月累計銷售量 (輛)
1 Honda本田 518 38.83 150.14 2,890
2 Yamaha山葉 170 12.74 125.00 970
3 SYM三陽 127 9.52 59.62 810
4 Kawasaki川崎 96 7.20 84.21 648
5 Triumph凱旋 76 5.70 73.79 496
6 Aeonmotor宏佳騰 64 4.80 63.37 438
7 Kymco光陽 54 4.05 65.85 390
8 BMW 41 3.07 132.26 177
9 Vespa偉士牌 35 2.62 145.83 183
10 哈雷 30 2.25 176.47 93
總市場 1,334 100.00 104.63 7,835
然而,在這樣的保守氣氛之下,Honda卻如逆風前行,6月掛牌數一舉衝上518輛,對比5月的345輛,繳出高達50.1%的月成長率,穩坐冠軍寶座。Yamaha同樣略為回溫,以170輛位居第二,月增幅達25%。SYM則相對保守,掛牌數回落至127輛,排名第三。
觀察市場前十名的車款排行,Honda幾乎以壓倒性優勢包辦七席,無疑成為支撐市場銷量的主力品牌。除了產品陣容完整、性能與設計受到車迷肯定外,台灣本田在6月初啟動的購車優惠方案,顯然也成為帶動成長的重要推力。
在「初夏來騎,優惠來襲」促銷專案中,Honda針對多款熱門車型提供72期、零頭款、零利率的分期優惠,並加碼贈送三萬元購車金。對於有意添購人身裝備或升級車輛配件的買家來說,這筆額外購車金確實具備吸引力。而主打E-Clutch技術的CB650R與CBR650R E-Clutch車型,則再送Shoei Z-8全罩安全帽。另有新推出的CL Street車系,在29.8萬元售價基礎上,額外贈送價值9,370元的馬鞍包與全額購車金優惠。
與此同時,大羊級距原本是支撐基本盤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具備通勤與長途兼顧性能的機種。不過,即使是5月掛牌冠軍SYM TTLBT,6月也未見強勢續航,顯見即便具備實用性優勢,消費者仍多採保守態度應對後市變化。
6月份250c.c.以上重型機車前10名
排名 車款 大羊/檔車 銷售量 (輛) 市佔率(%) 累計銷售量 (輛)
1 Honda CBR650R 檔車 69 5.1 383
2 Yamaha XMAX 大羊 66 4.9 339
3 SYM TTLBT 大羊 60 4.4 295
4 Honda CB350 檔車 55 4.1 349
5 宏佳騰STR 300 大羊 52 3.8 334
6 Honda CB650R 檔車 50 3.7 437
7 Honda CL STREET 檔車 41 3.0 134
8 Honda FORZA350 大羊 32 2.3 206
9 Honda Rebel500 檔車 31 2.3 205
9 Honda Rebel 1100 檔車 31 2.3 128
展望後勢,外界關注焦點聚焦於立法院即將重啟的《貨物稅條例》修法。若未來針對機車稅負有所鬆綁,特別是針對高單價大型重機稅制調整,預期將成為市場強心針,帶動潛在買氣回籠。面對這波政策變數,各品牌與消費者都處於靜待觀望的狀態,期待下半年市場能迎來轉機。
外界關注焦點聚焦於立法院即將重啟的《貨物稅條例》修法。(示意圖/ Shutterstock)
整體來說,2025年6月的大型重機市場雖未見明顯起色,但Honda的逆勢表現證明,即使市場低迷,搭配適切行銷策略與產品力,依舊有機會搶占市場。接下來的關鍵,將取決於政策能否釋出利多訊號,為這場沉靜的市場注入活水。
7月車展的舉行是否能成功點燃消費動能?仍值得持續觀察。(圖片來源/ Honda)
此外,2025年第十屆國際重型機車展於7月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盛大開幕!本屆展覽規模刷新歷年紀錄,共設置多達700個展位,匯聚全球180個品牌、超過200款重機同場亮相,場面盛大,吸引眾多車迷與一般民眾熱情參與。各大品牌不僅在現場發表全新車款,也同步推出多項車展限定優惠,期望能在目前買氣偏冷的市場氛圍中掀起一波銷售熱潮。而車展的舉行是否能成功點燃消費動能?仍值得持續觀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