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動物奇聞] 博貢夜蛾能以星空與地磁導航,刷新昆蟲遷徙認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澳洲博貢夜蛾(Agrotis infusa)的壯觀遷徙不僅規模驚人,導航方式也刷新了動物行為學界對昆蟲感知世界的認知。最新發表於《Nature》的研究,由瑞典隆德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和南澳大學的教授 Eric Warrant 領銜,首度證實昆蟲可利用星空作為長距離遷徙的羅盤,成為繼鳥類與人類之後,首個已知具備天文導航能力的昆蟲類群。

每年春天,數十億隻博貢夜蛾從澳洲東南部平原,飛越近千公里前往澳洲阿爾卑斯山脈特定涼爽洞穴避暑。秋季則再飛返出生地繁衍,完成生命循環。這群夜行性昆蟲能夠準確到達地圖上極少數特定避暑地點,過去一直是科學謎團。

研究團隊結合模擬飛行儀與腦神經電生理實驗,於受控磁場環境中觀察夜蛾在不同天空條件下的行為。結果發現,只要星空如常,夜蛾便能依季節自動選擇正確遷徙方向(春向南、秋向北);當研究人員將星空圖旋轉180度時,夜蛾的飛行方向也隨之翻轉,而若星空被打亂,牠們就失去方向感。


星空圖旋轉時,夜蛾飛行方向也隨之翻轉



圖片展示了博貢夜蛾(Bogong moth)大腦內部多種神經細胞的三維重建結果,
重點在於參與視覺(OL)、中樞複合體(CX)、側複合體(LX)等區域的細胞結構。
圖中標示了不同細胞的輸入與輸出腦區,例如視覺訊號從視葉(OL)進入,並傳遞到側輔助葉(LAL)、原腦(PC)等,進一步整合導航資訊。
這些神經迴路有助於解碼天文導航與地磁導航訊號,支撐夜蛾極為精確的遷徙定位能力。
所有細胞的詳細結構都將公開在 insectbraindb.org 平台,成為研究昆蟲腦神經與行為的珍貴資料庫。

被雲層遮蔽便依賴地磁感受器導航


令人驚訝的是,若星空被雲層遮蔽,夜蛾便轉而依賴地磁感受器進行導航,展現高度靈活的雙重羅盤系統。進一步的腦部分析也發現,夜蛾腦內負責導航區域有專門對星空方向反應的神經元,當夜蛾面向正確遷徙方向時,這些神經元會特別活躍。

這項發現不僅豐富了對動物導航行為演化的理解,也為生物啟發的機器人、自主無人機導航系統帶來全新思路。同時,研究人員提醒,博貢夜蛾族群因棲地喪失與光害導致數量大減,這類依賴自然黑夜與完整遷徙路徑的生物,面臨氣候與人為改變的雙重威脅。夜空不僅是人類的指引,也深刻影響著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生存策略。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globalnews/20250623_02/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2 17:3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