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7-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61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709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台灣在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2成,退休理財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在退休金來源仰賴社保與職業退休金之外,第三支柱即個人儲蓄與投資規劃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近年來,隨著ETF投資的普及,尤其今年為台灣主動式ETF元年,因其靈活與成長潛力,逐步成為退休族資產配置的熱門選項。
台新投信全球龍頭成長主動式ETF(00986A)經理人蘇聖峰指出,市場環境疲弱且需求縮減下,龍頭企業仍具備強勁護城河與競爭優勢,能夠優先透過規模及成本優勢,降低對利潤的負面衝擊,
且當需求增加時,客戶通常會優先選擇向龍頭企業下單,使得龍頭企業可以在產業復甦的路上,擁有更穩定的成長契機,當景氣回溫時更能率先受惠。根據機構統計,
自2020年以來的六個年度中,大型成長股有五年表現大幅優於小型股,顯示長線成長動能強勁。
蘇聖峰建議,產業龍頭股競爭優勢帶動強勁的成長力道,退休族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可將全球龍頭成長型主動式ETF作為核心資產之一,參與具競爭優勢企業的成長紅利。
例如科技巨頭如Meta、Google、Microsoft、Amazon等皆在擴大AI相關投資,資本支出動輒數百億美元,台積電也加碼美國先進製程建廠,皆反映產業龍頭穩健向上的動能。
與此同時,主動式ETF具備由專業經理人操作的選股優勢,能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並有效分散風險。
此外,主動式ETF在費用率上普遍低於傳統主動基金,成本效益高,廣受退休投資族群青睞。根據BlackRock預估,
至2030年全球主動式ETF規模將突破4兆美元,占ETF整體比重達16%。
群益投信也指出,ETF作為退休理財工具,不僅投資門檻低、標的多元,更可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培養投資紀律,進而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心理壓力與風險。
群益認為,主動式ETF搭配TISA(台灣個人儲蓄帳戶)制度,更可進一步降低投資門檻與手續費,對退休族群建立中長期穩健現金流非常有幫助。
群益投信建議,退休族可先盤點自身風險承受度,再選擇適合的主動式ETF產品作為核心資產。
年紀較長、風險偏好較保守者,可選擇配息型或收益型主動ETF,以提升現金流穩定性;若資產規模允許,亦可保留部分成長型ETF部位,掌握市場長線收益機會,達到資產成長與現金流並行的退休規劃策略。
工商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