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7-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36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17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苗栗縣 銅鑼惇敘堂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宅第
現況地址:苗栗縣銅鑼鄉竹森村澗窩68號
登錄理由:
一、銅鑼惇敘堂初建於1820年(嘉慶25),至1918年(大正7)改建為部分構件具有和式風格的客家三合院。堂號取「惇敘堂」,激勵子弟誠實篤厚傳家。1935年(昭和10)部分建築毀於關刀山地震,1936年(昭和11)依照原格局重修,1981年(民國70)重新彩繪,1993年(民國82)正身屋頂改鋪綠色琉璃瓦,整體建築維護良好。(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基準)。
二、惇敘堂平面布局,由前至後,依次是風水塘(半月池)、外埕、圍牆、內埕、正身、橫屋及化胎,為一座格局完整之雙橫屋客家三合院,在苗栗縣極為罕見。
三、惇敘堂屬傳統磚木屏仔壁建築,正身面寬三間,檐廊之構件,雕工精緻典雅,簡樸明朗。員光書有「心田留一點子孫耕種,事事讓三分天高地闊」的客家對句,為惇敘堂篤實傳家的家訓寫照。內埕與化胎由卵石舖成,兩處之中心石前後互相對應,位於惇敘堂分金線上。「龍神香位」分別位於化胎及正廳祖龕下,整體建築具稀少性、特殊性。
四、惇敘堂創建年代久遠,且為丘逢甲出生地,深具歷史性、藝術性、稀少性以及特殊性,具有濃厚的文化資產價值。
簡介:
銅鑼鄉澗窩李屋惇敘堂創建於嘉慶25(1820)年,與通霄鎮城南李氏公廳同出一祖。原為泥磚瓦屋,昭和10(1935)年大地震全毀,翌年改建為穿鑿屏仔壁,屋頂覆水泥瓦。民國70(1981)年重新彩繪,民國82(1993)年將正身屋頂改為綠色琉璃瓦。李家祖籍廣東長華,來臺祖德萬公為李氏庭芝公長樂開基後第18世祖,乾隆38(1773)年,年16歲渡台。30歲移居彰化黃子社,經營米穀生意,及至嘉慶末年,遇洪災,再遷居苗栗,並於嘉慶25(1820)年於銅鑼現址建華宅。
李屋惇敘堂坐西朝東,建築由前到後依序是半月池、外埕、圍牆、內埕、正身與橫屋以及化胎,為單進三合院。半月池除風水考量,還有洗滌、灌溉等用途,現作為養殖魚蝦之用。內外埕以紅磚牆隔開,外埕有石筆殘座及武石兩塊,石筆是為22世子孫畢業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所立;李家武生輩出,武石則為練武所用。正身為五開間格局,兩側有落厫及橫屋。正身簷廊有四根廊柱,步口上方木構建以彩繪裝飾,下方的員光則寫有俗諺。正廳外牆畫有四幅圖,分別是木蘭從軍、精忠報國、至聖先師及正氣千秋關公。廳內中央神龕供奉歷代祖先,左側另祀觀音,有牌匾及柱聯。正身集所有華麗的裝飾與彩繪,橫屋未有任何裝飾。內埕與化胎均鋪設卵石,化胎石砌駁崁中央奉祀龍神,不常見於一般傳統民居之中。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